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局部出现特大旱灾 海南召开全省抗旱工作现场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8日   来源:海南日报

    由于降雨持续偏少,自去冬以来,海南省的旱情仍在蔓延,目前局部地区已经出现特大旱灾。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两个月海南省降雨量还将偏少。在今天(4月7日)结束的全省抗旱工作现场会上,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于迅要求全省各地要做好抗大旱、长期抗旱的准备。

    局部出现特大旱灾

    去年,海南省平均降雨量为1518毫米,比往年平均减少16%,而南部和西部的三亚、乐东等市县,情况就更为严重。今年1—3月,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70毫米,仍持续偏少,其中三亚市降水仅为5.7毫米,比往年偏少84%。

    因降雨偏少,水库蓄水量锐减,据最新统计,至4月初,全省水库工程蓄水量23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的32.6%,比往年同期平均值减少10.5亿立方米。全省现已有415座水库、山塘干涸,其中包括一座中型水库,另外还有13座大中型水库接近死水位或已经降到死水位以下,即将面临干涸的危险。西南部地区已有21条河流出现断流。

    乐东、三亚等地目前已经发展为特大旱灾,蓄水最少的乐东仅占正常库容的12.5%,三亚市也只有正常库容的18.6%,其中三亚的天涯、崖城、育才3镇的有效蓄水量不足正常库容的1%。

    旱情的持续加重,使出现饮水困难的群众人数迅速增加。目前全省已经有767个村庄1119眼饮水井干涸,20万人和6.8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比1月份增加了19万人,乐东目前已有4.6万群众出现饮水困难。

    另外,干旱使农作物受旱面积持续扩大,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种农作物的受旱面积已达350万亩,占已种作物的38%,其中干旱面积230万亩,重旱面积120万亩,已干枯面积5.5万亩。

    全省上下奋起抗旱

    面对严重旱情,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水务、三防、农业部门组织了24个抗旱工作组,奔赴旱区了解旱情,引导干旱缺水地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耐旱作物。各市县发动群众奋起抗旱,通过封江堵河、挖塘打井抽水灌溉等措施,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目前,全省投入抗旱人数达50.4万人,机动抗旱设备5.1万台套,共投入抗旱资金3695万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95万亩。

    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我省今年计划打200眼深机井,对日出水量200吨的深机井,省政府将给予10万元/口的补助。各地也采用打机井和自来水管网连接以及机动车辆运水的方式,临时解决了20万人和6.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截至目前,我省还没有发生群众饮水安全事故。

    中央政府对我省的抗旱工作也十分关注,据悉,去年以来,财政部、国家防总也先后两次给我省安排抗旱资金1400万元,用于维修新建一批抽水泵站、开挖田头蓄水塘、打田头井等应急项目,增强我省抗旱能力。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上下一心,全力抗旱的局面。

    各地要做好抗大旱准备

    今天上午,在三亚市召开的全省抗旱工作现场会上,海南省气象部门负责人表示,据预测未来两个月我省降雨量仍将偏少,旱情还将继续蔓延加重。

    于迅要求全省各市县和省有关部门领导要充分认清当前的抗旱形势,做好抗大旱、长期抗旱的准备。他要求在抗旱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按“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抗旱用水原则,做好下一步的抗旱工作。

    昨天,于迅一行先后考察了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抗旱改种工作和三亚市的抗旱设施建设情况,对这两个市县在抗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乐东尖峰镇山道洋田,当了解到因为当地行动早,准备快,在去年冬天就组织群众改种了耐旱的长豆角、哈密瓜等经济作物,为此使当地群众在大旱之年不但没有减收反而增收的情况后,于迅十分高兴,希望全省各地都行动起来,力争达到大旱之年农民收入不减少,甚至增收的目标。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和省水务、气象、三防、农业等部门以及全省各市县代表100多人参加现场会。(记者王红卫)  

 
 
 相关链接
· 海南旱情蔓延 138万多亩地受旱12万多人饮水困难
· 海南春雨缓解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