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记者从贵阳市政府获悉,截至3月31日,贵阳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64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3%,增收26325万元,一季度贵阳市财政收支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县(区、市)级一季度财政收入首次全部超过年度目标的25%。区级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5549万元,为年初目标任务数的26.36%,比上年同期增长24.84%,增收15031万元。一市三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146万元,为年初目标任务数的26.14%,比上年同期增长22.16%,增收4199万元。金阳新区完成财政收入52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89%,白云、花溪两区财政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其余8个区(市、县)增幅均超过20%。二是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主体税种成为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主体税种累计完成108790万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61.65%。其中营业税完成529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个人所得税完成174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8%;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97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4%;增值税地方分享部分完成186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7%。三是公共财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111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其中,公共安全支出累计完成212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6%;教育支出累计完成356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266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6%;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完成103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8%;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113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6%。其他项支出也基本按照年度计划均衡支出。
为做大做强财政蛋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贵阳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协调资金、土地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运用财政政策、技改贴息等调控手段,继续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二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涵养财源。全市确定的铝工业、磷化工、烟草、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新材料、煤化工、现代中药、特色及绿色食品、电力等10大优势产业稳定增长。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形成协税护税合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开展财税调研,及时召开财税协调例会,强化收入执行情况的分析、预测和调度,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四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化税收征管。继续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征管手段,继续清理漏征漏管户,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 (记者 王太师 实习生 谢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