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部大开发带动新疆地质勘查工作的日益频繁,如今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的各族群众也从中受益,去年5万农牧民告别长期饮用涝坝水、沟渠水的历史,喝上了甘甜的地下井水。
据新疆地矿局介绍,塔里木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33万多平方公里,当地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过去当地农牧民一直饮用涝坝水、渠道水,水质不但苦咸而且含氟、砷量高,氟中毒、砷中毒、碘缺乏等地方病发生率较高。
2006年,新疆地矿局在塔里木盆地进行地下水勘查时,新发现地下水水源地37处,地下水开采量可达11.98亿立方米/年。在为罗布泊钾盐矿、土屋铜矿的水源地开发建设取得水文地质依据的同时,新疆地矿局还积极开展防病改水工作,为严重缺水的尉犁县、库车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六团等地新增地下水日供水量16200立方米,使当地5万余群众、约9万头牲畜饮用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地下水。
据了解,由于周边高山积雪融水的常年补给,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相继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罗布泊发现与三峡水库库容相当的“地下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