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吴仪副总理的重要批示,2007年4月13~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一行在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谢小军及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赴三峡库区的中心地区—重庆市万州区,就推动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以及中药材流通监管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期间,邵明立听取了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关于库区中药产业发展情况和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监管的汇报,实地考察了万州三峡中药材物流中心、有关中药材标本馆,围绕促进库区中药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与重庆市市委、市政府领导交换了意见。
邵明立在调研期间指出,中药是国粹、国宝,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摆在战略角度来给予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此作出了专门指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了要求,吴仪副总理专门责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在发展好中医药事业这个问题上,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不管是企业还是药农,观点是一致的。
就三峡库区中药产业的发展问题,邵明立指出,三峡库区特别是万州这个地区具有适合中药材种植的生态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品种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合理确定区域性主导品种,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种植基地。同时,要高度重视中药材深加工,建设一批中药材生产、加工优势企业,把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更好地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等突出问题和矛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三峡库区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加工的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给予积极指导。
针对三峡库区中药材流通的问题,邵明立回顾了建国以来全国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历程,指出中药材市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大量出现,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劣药泛滥等问题。从1996年开始,国家已连续10年对中药材市场进行了大力的整顿和规范。对如何解决好三峡库区特别是万州地区中药材流通问题,同时,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现代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要求,科学合理定位三峡库区中药材的流通模式,并制定符合发展的流通标准,建设现代化的物流;要合理确定区域性的主导品种定位,以做好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GAP)为核心,努力改善和提高中药材品质;要积极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标准化,强化生产管理,规范中药材种植,稳定中药材质量;要着眼于高起点、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升和规范中药材市场的品质和行为,建立符合国家GSP标准的中药材专营企业,为库区移民和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希望重庆要积极探索,深入调研,走出一条新路子。
邵明立还听取了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的汇报,对重庆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特别是在加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对重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下一步的各项工作,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二是切实加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三是要进一步结合重庆实际,开拓创新,实现城乡食品药品监管统筹协调发展;四是进一步把握发展机遇,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自身建设;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充分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