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切实解决群众民生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2日   来源:解放日报

    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群就业;免费开放公共厕所、公园,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政府出资,由企业改造危桥、改造老公园、调整旧居住区的“扰民树”……今年,上海各级政府注重民生,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让老百姓免费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就业,是民生之本。“万、千、百人就业项目”的招聘对象锁定失业者、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群,并开发设计河道保洁员、交通协管员、林业养护员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岗位,由政府出资购买劳务和服务。这种运作方式效果十分显著,目前,由市、区(县)两级政府出资购买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今年已重点“托底”安置了近80%的岗位,为2600多名困难人群解决就业。政府不仅购买岗位安置就业,还为市民培训买单:今年的青年见习基地将从800家扩充到1200多家,见习人员和带教老师的补贴将有所提高,政府为见习人员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还为见习基地提供财产保险。

    危桥改造、调整“扰民树”……一系列公共设施的改造,也都由政府来“买单”。水网密布的南汇区5500多座农桥中,有1505座危桥,有的桥墩、桥肋风化锈蚀,有的桥立柱混凝土大量剥落;今年,南汇区将危桥改造资金提高到1000万元以上,以统一招投标的方式让企业实施,由政府出资改造200多座危桥,方便百姓出行。同样,长宁区弃用光长“个头”的速生树,选择桂花、女贞、垂丝海棠等绿化形态好、绿量大的树种,对区内30多个老居住区的“扰民树”进行改造,解决居民的采光问题;移除每一棵大树所需的2500元—3000元,全部由市、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共同承担。

    免费开放公共厕所、免费开放公园,为老百姓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也成为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为方便老百姓解决“内急”,一些区可谓动足了脑筋:静安区全区有27座公厕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外滩街道、豫园街道等市中心的20座公厕通宵免费开放。在人流量集中的时段,许多公厕采用巡回保洁制度,有条件的还设置一次性短裤、卫生巾等投币式服务箱。今年,上海中心城区的闸北、复兴、桂林等10个老公园也将完成改造,以崭新面貌免费迎客。除已免费开放的125座公园外,上海未来新建的区域综合性公园、居住区配套公园,除专类公园以外,都将向市民免费开放。

    为老年人及智障残障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更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点。嘉定镇街道投入50万元建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部设施齐全,设有健身房、图书阅览、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为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休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卢湾区将建设2个社区老年日托所,解决了一些居民家庭的后顾之忧。此外,本市凡持证的听力、言语障碍者申办“聋人信息卡”后,每月便能免费发送500条短信,免费30分钟通话;宝山区将对100名7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建设5所“阳光工场”,吸纳轻度智障人士就业。(李蕾 宋鹏霞 黄勇娣 吴卫群)

 
 
 相关链接
· 国家旅游局: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优化平安旅游环境
· 首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显示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较低
·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
· 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