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国防科工委表彰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单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国防科工委网站

    在4月25日召开的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表彰了11个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单位。

    会议指出,近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团结奋战、顽强拼搏,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在质量管理、质量体系建设和专业技术研究应用方面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

    会议宣布,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调动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开展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军工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水平,国防科工委决定,授予秦山核电公司等11个单位“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单位”称号。

    会议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国防科技工业各单位要以受到表彰的单位为榜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知难而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单位名单

    1、秦山核电公司

    2、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

    5、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9、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10、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会议召开

     4月25日,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部署了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及近期质量工作重点任务。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做了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质量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报告,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胡亚枫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以 “提高武器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中心,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正确认识当前严峻的质量形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质量工作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孙来燕在讲话中指出,两年来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成效显著。军工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全行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得到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武器装备质量检查整改取得实效。

    在谈到质量工作面临形势时,孙来燕强调,在肯定质量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质量工作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当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正在抓紧进行,绕月探测工程、大型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相继实施,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量使用,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集成,跨地区、跨建制、跨行业协同的特点更加突出,研制难度更大,质量风险更高。一些新型号又处于早期故障高发期,问题有可能在使用训练中集中暴露出来,对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确保使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贯彻落实,更多的民口企业,包括非公经济企业和产品将进入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孙来燕指出,国防科技工业全系统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过程控制,完善质量监督,系统管理、预防为主、重心前移,建立质量工作长效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系统工程管理,切实抓好型号质量。要实现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必须切实做到“设计可靠、系统安全、工艺稳定、验证充分、更改审慎、逐级把关、问题归零”。要从源头抓起,确保设计可靠;控制技术风险,实现系统安全;加强工序控制,确保工艺稳定;提高测试覆盖性,力求验证充分;严格技术状态控制,做到更改审慎;完善责任体系,强化逐级把关;实施闭环管理,严格问题归零。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创新,提升质量保证能力。为确保型号研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扭转质量被动局面,真正做到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安全,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要强化监督职能,提高技术监督水平;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质量管理成效;培育质量文化,造就高素质队伍;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质量责任追究。

    会议表彰了11家质量先进单位,公布了第三届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名单。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在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

    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总装备部及各兵总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委管各有关单位领导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张涛 古新萍)

第三届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成立

    在4月25日召开的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会议上, 国防科工委宣布,第二届专家组聘任期已满,根据《关于成立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的通知》(科工技字[2000]289号)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专家组进行换届调整,成立第三届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同时向第三届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证书。

    2000年6月5日,为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若干意见的决定》,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六年多来,专家组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发展战略研究和工程应用推广工作,在把握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方向、审查关键技术项目、开展监督检查、提供技术咨询和管理决策建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届专家组名单

    特聘顾问:王礼恒

    组 长:钟群鹏

    副 组 长:沈长云、余后满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本水、于 同、王自力、王 琳、史正乐、孙守魁、

    张金涛、李万君、李良巧、李 忠、杨多和、杨海成、

    杨葆新、陈世年、陈良惠、高志强、郭瑞霞、卿寿松、

    夏 泓、徐 明、陶春虎、屠庆慈、康 锐、颜 冬

第三届专家组办公室成员

    主 任:赵 宇

    副 主 任:顾长鸿

    成 员:宗玮庚、蒋家东、陈大圣、陈凤熹、仲 里

 
 
 相关链接
· 十五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取得令人瞩目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