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平塘县长罗乡平桥村上林寨的罗先学曾因父母无力承担学费而辍学在家,今年春季学期,正为无法读书而伤心的罗先学接到学校通知,他已被纳入贫困生就学保障体系,不但不用交钱就能上学,每学期还将得到100元生活补助费。
近年来,贵州省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全省基本建立了一整套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生就学保障体系,保证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截至去年底,全省小学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98.62%和100.53%。
为保证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从2003年开始,贵州省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解决中小学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逐步构建贵州省贫困生就学保障体系。
2003年,贵州省配合中央相关政策,在全省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开始逐步推行“两免一补”(免除农村贫困生教科书费、学杂费,对家庭贫困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当年为这100个扶贫重点乡的21万名小学生和7.5万名初中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并按小学生每人每学期25元、初中生30元标准免除了杂费,同时给2.5万名贫困初中寄宿生发放了每生每年200元的生活补助。
目前,这一惠民政策已经在全省全面铺开,共为193万名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63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杂费,为31万名农村贫困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
去年春季学期开始,贵州省早于国家计划一年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为全省农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并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问题。目前,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均不再交纳学杂费,直接减轻农村学生家长经济负担8亿多元。
此外,“深圳——贵州助学金”、“西部助学工程”、香港海鸥助学金等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为农村贫困生继续读书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圳、青岛、大连、宁波等4个对口帮扶城市也积极对贵州省贫困生进行资助。
来自社会各界的零星捐助成为贫困生就学的最后保障线。国内外民间团体、个人对贵州省贫困生极为关注,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资助贫困生就学。香港主力集团公司、香港企业家黄佩球、台湾企业家朱英龙等企业和个人纷纷在贵州省边远山区捐助贫困生。这些社会捐助成为国家助学体系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