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积极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等专项治理,相继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取得新突破。
治理教育乱收费初见成效。在省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市、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使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预算内拨款标准逐步提高。2006年秋季提前免除了全省农村和南京等6个省辖市区80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为全省8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9.18亿元。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高校招生继续实行阳光工程,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全面清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改制学校,取缔了一批“校中校”、“校中班”。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共受理教育乱收费举报3524件,清退违规金额7390万元,13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
医疗费用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全省7700多名医务人员主动上交红包、开单提成金额1400多万元。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实行收费公示、费用清单、费用查询、大型医学检查资料共享等制度,二级以上医院严格实行“药占比”规定,医疗服务行为不断规范。加强对药品招标采购行为的监管,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合同金额76.31亿元,让利患者9.18亿元。进一步降低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年降价金额9.3亿元。严肃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全年查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问题49个,金额138万元,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问题122个,金额580万元。
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严格执行农民负担预算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农收费公示制等制度,让农民明白交费。加强对农民负担的动态监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对重点来信进行专门督办,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省农民全年增加收入18.5亿元。
注重发挥查办不正之风案件的治本功能,对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案件坚决查处,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共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案件822件,先后有637人受到党纪处分和其他处理。 (苏久锋 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