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贵州省科学和技术发展政策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0日   来源:贵州日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政策环境,贵州省相继制定了《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科技体制改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贵州省共出台主要地方性科技法规和行政规章14个,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贵州省省属科研院所曾经存在条块分割,设置重复、力量分散等问题。2000年,贵州省自出台《关于省属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贵州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分类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在实施改革转制的院所中,年经营性收入超过千万元以上的有12家。一部分骨干院所经营性收入增长幅度创历史纪录,如省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转制后,连续5年年均增长460万元,累积获得利润1300万元,上缴税费近300万元。

    “十五”期间,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共获得各类研发项目(课题)938项,研发经费12860万元,一批社会公益类院所改变过去吃饭靠财政拨款,课题靠政府下达的局面,为社会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意识逐步增强。目前,80%以上的社会公益类院所创办了经济实体。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省科技规划纲要》,作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决定》,制定《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为科技事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束缚贵州省科技进步与创新、阻碍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根本性障碍。为此,贵州省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把重点放在研究发展战略、优化政策环境,改革科技投入机制,构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体系上。政策的出台改变了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制约贵州省科技进步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的问题。贵州省加大财政投入,从2006年开始,省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在去年87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5000万元,并以每年在上年的基数上递增20%左右,确保“十一五”期末省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以上。在省级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市(州、地)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1%以上,省会城市达到3%以上。

    同时,实施好有关的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品等政策,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格局。重点支持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能够为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科技创新活动,把“好钢”用在事关贵州省发展大局的“刀刃上”。 (张益)

 
 
 相关链接
· 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将公开向社会“纳言问计”
· 科技部副部长出席庆祝建团八十五周年青年座谈会
· 江苏省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创新
·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着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 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从5方面开展实验
· 我国将重点研发十类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