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主持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7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对做好交通系统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要求。李盛霖强调,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气候影响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保障公路、水路交通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传达了国家防总2007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李盛霖要求各级交通部门认真落实国家防总全体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对交通产生的影响。今年的气候呈现五大特点:一是暖冬明显;二是出现了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现象;三是渤海、黄海等部分海域发生了1969年以来最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四是强寒潮活动频繁;五是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长江等部分大江大河出现历史最低水位。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大陆和沿海频发洪涝、强台风等自然灾害,而且强度和次数明显增加,恶劣的海况,航道的变迁,公路的水毁、泥石流等日益严重地影响交通安全。严重的旱情使长江、京杭运河等水位持续下降,影响了水上正常通航,压船、压港风险加大,水上交通事故增加。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向山区、沿海、人烟稀少地区延伸,在这些地区施工,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能力较弱。这些现状和预测分析说明,今年防汛抗旱和防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级交通部门要结合国务院办公厅《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工作方案》精神的落实,做好交通系统防汛抗旱工作,不断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能力。
李盛霖强调,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交通实际,履行好防汛抗旱的职责。各有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要不断完善,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应急预案要按照新形势和新要求修改完善,进一步健全预报预警机制。督促交通系统储备足够应急设备,加强各类应急设备、设施的配备,加强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普查发现并及时排除隐患,对应急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对应急设备、设施要加强检修、保养,对港口和避风锚地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锚地抗风能力标准以及不同风力条件下各种吨位船舶容纳限额。加强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等内陆水道枯水期的现场监管。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值班工作。
李盛霖强调,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交通部各司局要按中央要求实施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制定本单位工作重点,在防汛抗旱关键时刻要体现全局观念,在防汛抗旱和灾后重建中要坚持深入基层,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三个服务”的思想。以正面的舆论引导防汛抗旱工作,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时反映交通部门的有关部署,选择恰当的新闻切入点,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导向。
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黄先耀,驻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和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