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专家咨询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部科技委主任委员 胡四一
(2007年5月9日)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五一"劳动节刚过,各位专家就不辞辛劳来参加这次会议,体现了各位专家对流域综合规划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体现了对我国江河治理和保护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此,我代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向今天到会的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和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水利部及部科技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刚才,矫部长着重阐述了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和工作要求,强调要科学地把握规划修编的思路,采取合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对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咨询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请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流域机构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根据《水法》的规定,流域综合规划是指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是政府履行流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我国大江大河现有的流域规划大都是在50年代的规划基础上,分别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编制完成的,这些规划对指导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流域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流域水情和工情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对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对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修编,对我国主要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和保护重新进行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和总体部署。可以说,这次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是按照《水法》的要求进行的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
今年1月5日,国务院对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作重了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流域规划编制和实施所取得的重要成绩,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阐述了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全面明确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各项要求。回副总理强调,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要立足大局,面向未来,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城市与农村、局部与整体、重点与一般、需要与可能、继承与创新、流域综合规划与其他规划等方面的关系;流域综合规划修编,要着眼于提高流域综合防洪减灾能力、着眼于提高流域水资源配置能力、着眼于提高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着眼于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着眼于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回副总理讲话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全面具体,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好回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认真做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各项工作。
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水利部负责科学技术咨询的议事机构,对水利宏观决策及重大科技问题进行咨询,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全国水利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进行咨询评议。部科技委自成立以来,围绕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重大问题多次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咨询活动。2002年,联合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单位开展了"引江济太"专题调研;2003年,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开展了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专题调研、潼关高程控制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专题调研;2004年,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分别开展了三峡工程投运后长江防洪策略研究专题调研、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关键技术专题调研;2005年,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先后开展了怒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专题调研、金沙江重点河段开发方案专家研讨会、引江济渭入黄方案专题调研、淮河与洪泽湖关系问题专题调研、珠江河口咸潮上溯问题专题调研;2006年,分别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开展了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变化和防洪对策研究、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问题专题调研。这些专题调研和专家研讨咨询会的成果可为流域综合规划的制订与修编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今年,我们还将开展长江水电开发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关键问题的专题调研咨询、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和黄河流域综合规划关键问题专题调研咨询,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根据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水利部成立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技术咨询专家组,其中多位专家也是水利部科技委的顾问、委员。今后,水利部科技委将与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技术咨询专家组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共同为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做好咨询工作。下面,我从部科技委工作的角度,对规划修编工作及开好这次专家咨询会讲两点意见。
第一,希望各位院士和专家积极为流域综合规划建言献策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对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提出了新挑战,新规划必须客观准确地反映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流域综合规划涉及部门多,学科领域宽,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尤需创见和预见,更需要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这次会议是一次咨询讨论会,真诚地希望各位院士、专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对流域综合规划任务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把好技术关。
当前,七大江河都存在各自不同的突出问题,如长江流域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冲刷影响中下游河势稳定与控制、干流上游及其他一些主要支流水电无序开发等;黄河流域水少沙多且水沙关系不协调、中下游河槽萎缩严重、滩区治理和安全建设严重滞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等;淮河流域中游河道泄流不畅、下游安全泄量不足、平原洼地排水困难、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等;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与环境严重恶化等;珠江流域缺乏控制性枢纽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三角洲地区咸潮入侵和上游石漠化问题严重等;松花江流域干支流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偏低、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湿地萎缩和黑土地流失等;辽河流域辽宁中部地区、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水环境恶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防洪减灾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推进计划尚未明确等等。上面所说的七大江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不一定全面和准确,但各流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究竟存在哪些水利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如何从治水新思路诱导出有效的对策?又如何通过规划将这些对策转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大家对过去的流域水利发展加以归纳和提炼,总结历史经验,寻找治水规律;立足现实,分析矛盾,梳理问题,科学地展望未来和规划未来。因此,专家们提出的建设性咨询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做好规划修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流域规划编制单位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并落实到规划修编中去,使得流域综合规划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要、反映流域实际、体现流域特色、突出流域重点,成为全面指导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行动纲领。
第二,要充分利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973"科技计划和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水利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如"长江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变化和防洪对策研究"、"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问题专题研究"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为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部分已有明确结论和共识的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之中。今年,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项目中,也安排了"三峡工程运用后泥沙与防洪关键技术"、"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等课题研究。希望这些课题研究单位加强研究力量,加快工作进度,密切与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协调衔接,早日提出高质量成果,为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最后,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大力支持及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专家对水利部科技委工作的支持。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并祝各位院士、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