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金坛西半天村,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实地了解全面小康建设情况。记者 肖勇摄
5月18日—19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常州调研,实地检查全面小康建设情况。他强调,常州要在全市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建设25条指标基础上,按照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水平,扩大普及面,让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
根据省统计局监测,对照省定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常州市和武进区去年已总体上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调研中,李源潮深入农村和城镇,走访企业职工和居民家庭,倾听基层干部和百姓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感受和评价。
18日晚,李源潮仔细了解金坛调整后的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考察市中心的夜市,直接体验市民生产生活的实情。19日一早,他就来到常州市四季鹅业公司金坛养殖基地。这里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致富,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饲料、防疫和购销等一条龙服务,带动大批农民共同奔小康,李源潮对此表示肯定。他说,企业带农户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机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要更加注重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探索农业生产要素合作的形式和方法,建立共赢的利益机制,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随后,李源潮考察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亿晶光电科技公司。他勉励当地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增加职工收入,开辟富民源泉。
金坛西半天村通过“村企结对”,综合规划整治村庄环境,实现了企业发展、新村建设、农民小康共同进步。村民庄明照80岁的母亲朱凤站在村口,李源潮和她亲切交谈。“您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现在生活好!”“哪些是您满意的?”“有得吃、有得用,衣裳都穿不掉,生活惬意呢!”听说结对的企业按月给村里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李源潮说,村企结对帮助农村发展生产、改善环境,这种机制很好。走进庄明照家宽敞的二层小楼,李源潮仔细询问家庭收入状况。庄明照说,一家四口年收入5万多块,要说全面小康,我觉得已经达到了。全村276位村民,人均收入都超过了1万块,要说没达到的,就是农民的素质还要再提高。一席话,引得在场的人会心地笑了。
在村头,李源潮又与王金梅、庄娟琴等村民交谈开了。“知道全面小康的标准吗?你家有几口人?年收入有多少?看病难不难?”庄娟琴说,全面小康,农民收入8000块,我们已经达到了。王金梅说,村里环境好了,看病好报销,我觉得达到了小康。李源潮说:“有没有全面达小康,老百姓的认可最重要。希望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接着,李源潮考察了武进夏溪花木市场。市场去年实现交易额20亿元。而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每亩地可以从摊位租赁收入中获得6000元收入。李源潮感慨地说,花卉苗木产业有富民、环境、景观等多重效应,要加快培育品牌市场、品牌苗木,通过市场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化。
常州新北区天安花园小区内,假山叠嶂,花木扶疏。李源潮来到退休工人刘瀛洲家走访。150多平方米的居室内,装潢考究,家电俱全。老两口对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刘瀛洲说,现在经济发展快,环境改造好,交通也方便了。我20年前从北京来常州,一天天地感受到城市面貌在变样,养老就在常州了。老伴徐凤燕是位退休教师,在一旁插话道,我们老两口全年退休工资将近4万块,看病有医保,衣食无忧。刘家女婿周立军是个公务员,李源潮问:“你对全面小康建设有什么感受?”他说:“以前我想有辆山地车就不错了,没想到现在买了私家车。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经济发展了,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做实事,大家很满意。”李源潮听了频频点头赞同。
下午,李源潮听取了常州市全面小康建设情况汇报,对常州全面小康建设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四年来,常州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和谐建设,在总体上已达到全面小康标准,为全省全面小康进程作出了贡献。他强调,常州在总体上已经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但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还没有完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加快创业创新创优,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常州”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步,争取早日实现省党代会提出的县县达小康,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达小康,多数人民群众认可达小康的达标要求。
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李云峰等陪同调研。(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