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第六期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第五期科技业务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开班,参加第六期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以纪检监察岗位上的干部为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在开班仪式上讲话时强调,要深刻领会改革内涵,切实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
他说,要进一步领会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与内涵。今年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深化年,重点是强化功能体系建设,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和成效。随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既要认真总结前期改革的成效,继续发扬光大,又要正视改革中的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认识,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在对传统气象工作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它涉及到现代气象业务的建立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我们严谨、扎实地推进,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理解“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科学涵义,真正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气象局党组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气象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气象工作,归根到底是要求气象工作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优质服务。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气象服务,在发展战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方面对气象业务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天气预报,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远远超出了只是将气象预报信息简单传递给用户。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深刻变革。多年来存在的把预报产品交给用户就视同服务、缺乏产品的深加工、缺少针对用户需要提出科学的措施建议、不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服务、缺乏服务专门人才等问题,既制约了气象服务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气象服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也影响到决策者和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如果说气象是高科技行业,实际上隐含了对气象工作更高的要求,要求真正把气象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切实做到保障有力,服务有效。
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一线气象干部职工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贯彻落实到气象事业发展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看望一线气象工作者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气象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中心,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方向,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坚持依法发展气象,充分依托地球系统科学,广泛吸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成果,不断夯实气象服务的业务科技基础和延伸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链条,以提供全方位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为重点,建设满足国家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功能的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国家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决策气象服务;要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做好公众气象服务;要切实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各级气象部门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把多轨道业务发展好,把功能体系建设好,加快提升气象业务技术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奠定强大的业务技术支撑。
他同时强调,要进一步履行好纪检监察的职责。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气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气象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到气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去,充分发挥职能,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保驾护航。一要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干部作风的监督。二要围绕事业发展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三要加强纪检监察审计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部门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水平。四要始终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实。要依靠全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真正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

郑国光同志简历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1984年获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曾任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副主任。
1990-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博士、博士后
1996年任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设计室主任助理、副主任
1997年任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
1998年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
1999年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7年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