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的历史机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扩大出口,使陕西省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
陕西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境内外贸易促进活动,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利用农高会、西洽会平台,推动陕西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五年间,我省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185.9亿美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85.8%,年均增长21%。
注重培育拳头出口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省通过扶持和发展以飞机、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机床工具、电子元器件等为主的机电产品,以深加工钼、镁为主的矿产品,以服装、两纱两布为主的纺织品,以水果、活牛及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以玻璃制品、铸铁工艺为主的轻工艺品,以植物提取物、医药中间体为主的医药品等六大类产品出口,培育出了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的出口企业及拳头产品,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2006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达23.6亿美元和9.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和17.9%。
出口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五年来,陕西省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私营企业进出口异军突起。2006年全省内资进出口企业已经达到2931家。私营企业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增长16.2%。在巩固和拓展传统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东盟、非洲和中东等新的国际市场。2006年,陕西出口市场扩大到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继续稳居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双边贸易额达15.9亿美元,美国、日本分列二、三位,双边贸易额分别为9.5亿美元和4.7亿美元。印度首次超过韩国,成为陕西省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4.3亿美元,增长2.6倍。
与此同时,陕西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宽和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投资业务,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区域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宽。五年时间,全省完成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营业额11.4亿美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60%,累计外派劳务1.8万人次。2006年,陕西省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增长77.6%。
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一大批国内外投资项目落户陕西。五年来,陕西省合同利用外资6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6亿美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36%和64%,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家落户陕西。(记者 崔春华 实习生 慕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