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陕西省环保局召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大会,公布了2006年全省空气质量状况。
2006年,陕西省在经济增长12.7%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与2005年基本持平。
2006年,全省10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2.24,较2005年下降0.13,环境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城市空气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大部分城市优良或良好天数比上年略有上升。
2006年,陕西省水环境质量的情况是,全省6大水系中嘉陵江、汉江、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渭河和延河水质污染严重,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11条城市附近河流,除金陵河、榆溪河和黑河外,其他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与2005年相比,渭河、延河两条河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污染程度降低;汉江、嘉陵江基本持平;丹江、无定河综合污染指数略有上升。
2006年,全省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超标18.2%~30.0%,夜间噪声平均值超标20.0%~81.8%。由于路况和交通管理措施的加强,在机动车总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并未明显增高。
另外,去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新增造林面积21.33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37.26%。新建和升级自然保护区8个,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51个,总面积约104.6万公顷,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5.2%。其中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占到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84.3%。全省在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达到20个。(王黎明 徐钢 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