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举行“向全国中小学赠送防雷科普材料活动暨北京地区赠送仪式”。 在赠送仪式上,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第一小学的学生代表,领取了由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制作的DVD光盘——科普动画片《怎样防雷电》、《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和科普专题片《雷击村之谜》,以及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气象科普挂图《防雷避险常识》一套。
这项活动是由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的,免费向全国42万多所中小学校赠送防雷科普DVD光盘和科普挂图各一套,并联系各级电视台播放防雷知识宣传片。
据统计分析,防雷知识缺乏是造成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中国气象局特别赶制了一批防雷科普专题片和宣传挂图。这些科普宣传材料以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向观众和读者介绍雷电基本知识和防雷避险要点、雷击急救方法等科普常识。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了赠送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此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措施。我国的雷暴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具有发生频次高、突发性强、危害严重、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的一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在1997-2006年的十年间,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学生或18岁以下青少年的伤亡人数占了10%左右。目前,我国防雷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各有关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相互协作和配合,共同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教育部部长助理郭向远、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谭先振、北京市教委委员郑登文等出席赠送仪式并讲话。就如何做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三部门要求切实落实学校各项防雷安全措施,加强学校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仪式由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先健主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等出席赠送仪式。(中国气象报 陈磊)

中国气象局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的精神,组织做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防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落实中小学的安全工作
随着夏季的来临,我国一些地方强降雨天气明显增多,各地已经进入暴雨、雷电、洪水、台风、龙卷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高发期,同时也是中小学生溺水、交通事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集中发生期。针对这一情况,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把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气象局召开紧急会议 安排部署防雷减灾行动措施
5月25日下午一点,中国气象局再次组织局办公室、预测减灾司、政策法规司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后期防雷减灾行动措施。郑国光局长、宇如聪副局长主持会议,会议在传达国务院领导针对重庆开县雷击伤亡学生事件有关批示后,简要通报了前期各单位应对此次雷击事件响应行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提出当前要采取的四项紧急措施。
重庆公布雷击事故原因 全市学校将安装避雷装置

资料图片:5月28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学生在上课前唱歌。 当日,遭受雷击的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复课,100余名学生在临时借用的民房内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