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陆浩在兰州会见正在甘肃调研的新华社副社长何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6月13日下午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会见了正在甘肃调研的新华通讯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何平一行。

    陆浩首先感谢新华社长期以来在宣传报道甘肃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说,何平副社长这次专程来甘肃,就国企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文化遗址保护等方面内容进行考察调研,已经去了好多市州,还要去河西。这既是新华社对甘肃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希望在调研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陆浩介绍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他说,甘肃每发展一步,都要克服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和制约因素。“十五”时期是甘肃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另一个是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改革和改造升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甘肃的发展变化,何平有着亲身的感受。何平说,他过去来过甘肃,这次来感到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许多地方都通了高速公路;生态建设成效也非常显著,南北两山的绿化搞得非常漂亮。

    何平谈到,定西通过发展马铃薯产业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致富路子。陆浩说,这是结构调整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甘肃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工业产业链条短,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农业广种薄收,基本上靠天吃饭。为此,我们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结构调整,我们着重延伸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农业结构调整,我们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像定西的马铃薯、河西的玉米制种等。我们的想法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再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当何平谈到甘肃的生态环境问题时,陆浩说,这也是关系甘肃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甘肃的生态问题,是全国生态问题的一个缩影,既是长期自然演变的结果,也同历史上的人为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生态建设上的一个基本的考虑,就是要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高效农业,我们在石羊河流域和整个河西地区就是走的这条路。另外,就是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关系。

    陆浩还向何平介绍了甘肃省关注民生办实事的一些具体情况。他说,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一方面财力有限,一方面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又比较多,尤其是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欠账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一手抓加快发展,一手抓解决民生问题,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力求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去年我们办了五件事,今年我们又梳理了12件实事,正在逐一落实。何平说,甘肃能办成这么多事,很不容易。我所了解到的你们在解决吃水问题方面付出的努力,就令人十分钦佩和感动。

    当听了陆浩介绍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四抓三支撑”全省工作思路时,何平说,我们通过这几天的调研了解,感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晰,而且深入人心,对实践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浩说,这“四抓三支撑”是我们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我们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甘肃实际出发提出“五个着力点”。这样就把中央的要求和甘肃的省情结合起来了,这样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要害,就能抓出成效。

    何平表示,新华社对甘肃的宣传报道要把握特点,围绕重点,突出亮点,坚持正面宣传不动摇,改进报道方式,提高报道质量,努力为甘肃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舆论支持。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会见时在座。(记者左玉丽)

 
 
 相关链接
· 陆浩会见冯国显为团长的越共省委书记代表团一行
· 陆浩:把庆阳建成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 陆浩当选甘肃省委书记 徐守盛 刘伟平当选副书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