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娄勤俭出席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并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5日   来源:信息产业部网站

    6月14日,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京开幕,娄勤俭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娄副部长说,近几年来,全国软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40%,2006年软件产业收入达到4800亿元,实现出口60.6亿美元。企业实力明显增强,累计认定软件企业达到1.3万家,上千人规模的软件企业约80家,软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5 家,通过CMM5认证的近40家。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实现软件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41.7 %;新认定的11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已成为推动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进展顺利,打击软件盗版取得了显著成效,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娄副部长指出,未来十五年,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广泛需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外包市场的扩大,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软件产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强协调和组织配合,努力推动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思路是:

    一、加强产业立法,营造多方面有利环境。加快推动《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的立法进程和相关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加强规划指导,推动政策、资金等资源整合,形成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合力。继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恶意软件、流氓软件的整治,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水平,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完善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服务环境。鼓励学校与软件企业联合培养适用型软件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创造软件人才吸收、培养的有利环境。

    二、把握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推动各类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集中力量突破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软件品牌和骨干软件企业。加强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研发,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数字内容相关业务市场空间巨大,积极引导并推动数字内容处理与服务的发展。

    三、以用兴业,加快软硬件融合发展。引导和促进软件企业与传统产业改造紧密结合,开发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应用软件产品和系统,推动在机械、化工、冶金、有色、石油、汽车、电力等传统产业的大量应用。加强软件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融合,推动各类软件产品和系统在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的应用。在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农业信息化、数字电视、“数字奥运”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组织实施软件产业化示范项目,促进软件产品和系统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

    四、加快基地建设,推动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实践证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产业基地和园区都是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大胆尝试新机制新模式,吸引更多大企业、资金、人才等进入,尽快做大基地的规模。充分发挥基地的孵化和平台作用,推动和加强基地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引导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的软件产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快速形成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打造基地整体品牌形象。要充分发挥基地的聚集效应,积极推广基地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发展。

    五、扶持软件外包,促进软件产业国际化发展。大力实施软件产业国家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整合资源、联合协作、优势互补,努力打造“中国软件”品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软件企业、软件产品与信息服务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进一步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吸引海外资金进入软件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生产和研发机构,推动其将附加值更高的业务环节向中国转移。

 
 
 相关链接
·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开幕 娄勤俭等出席
· 第二届中国数字内容及软件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
· 陈至立出席第二届中国(南京)软件博览会开幕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