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每占用一亩耕地,都要设法足额补充,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去年,海南全省补充耕地量达到14161亩,并于今年初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考核。至此,海南已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
据记者了解,目前,西环铁路、大隆水库、海师大新校址等建设项目的耕地补充工作正在加紧实施,总面积为6000多亩。现在,全省基本农田保有量为966.57万亩。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以及开发建设的升温,占用耕地的数量也呈上升态势,因发展带来的土地供求矛盾日益显现,耕地保护面临较大压力。
为了守住耕地总量平衡这条生命线,海南采取严格措施,认真落实补充耕地责任,所有建设项目用地,都要由用地单位出资、国土部门实施耕地开垦,并且要“先缴款,后批地”,凡是补充耕地的开垦费用没有落实的,一律不给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资金已经落实的耕地开垦项目,由国土部门保证这些资金的投入,进行集中连片开垦,这样就提高了补充耕地的质量。
如果项目建设的地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就易地补充耕地,这样,不但及时补充了耕地,而且为当地提供了大片可耕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更值得称道的是,在耕地开垦过程中,通过引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
比如海口绕城公路建设,需要占用2000多亩耕地。因海口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经省政府批准,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专家综合考证,最终选定昌江七叉镇大仍村坑头坡土地作为异地耕地占补实施区域,因为那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同时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投资862.14万元,开垦补充耕地2380亩。
海口药谷及三亚市海南卫星地面站,易地补充耕地开垦项目总投资达到1259.4万元,两项目所占用的2258亩耕地,分别在临高县波莲镇、澄迈县大丰镇及昌江七叉镇得到开垦补充。
保护耕地资源,海南省的另一条经验是,严格控制新增建设项目占用耕地。
一方面,对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严格实行专家论证制度,凡能利用荒地的就不用耕地,凡能利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对耕地的占用。
另一方面,新增建设项目能利用存量闲置土地的,就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并通过各个审批环节,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去年,国家下达给海南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指标为14100亩,而海南省实际依法批准的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仅为7524亩,为计划指标的53.4%。
还有,建立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海南省落实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一大硬招。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初,省政府对去年未能完成年度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任务的万宁、琼海、临高、陵水、乐东5市县给予通报,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如未按期完成整改,将停止受理这些地方的用地报批。(记者侯小健 通讯员邢代洪 陈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