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6月25日全国“土地日”这一天,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午9时,北京市宣武区大观园南门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舞,一幅幅以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国土资源部、北京市政府在此联合举行了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及北京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宣武区政府负责人,与群众一起纪念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
活动现场,摆放在长桌上的大红横幅上印着“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贠小苏、陈刚与群众一起在横幅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组成了自行车宣传队,带着标语进行环城宣传。出发前,贠小苏、陈刚为车队剪彩。咨询台前,贠小苏向群众发放了“土地日”宣传材料。他一边分发材料,一边对群众说:“只要大家都来关心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事情就好办了。”
在咨询台前,就如何保护耕地等问题,贠小苏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他说,今年的“土地日”,保护耕地是核心,节约集约则是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保护耕地、集约用地有很多途径,要执行好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实行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占一补一”,鼓励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多用未利用土地,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清理城市闲置土地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认识到位,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才能落实到位。
当记者问到对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信心时,贠小苏乐观地说,中央提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定。如果各方面都高度重视、措施到位,积极落实中央要求,搞好节约集约用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从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到2006年国务院31号文件,我国管理土地、严保耕地的制度更加完善。保护耕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一把手”的重要责任。这些为严管土地、保护耕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百名青年宣讲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宣武分局的代表,在活动现场宣读了《节约集约用地 坚守耕地红线 共建和谐社会——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倡议书》,呼吁社会严格依法用地,增强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良好风尚,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社区64名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腰鼓队,不顾天气炎热,在活动现场进行了表演。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职工、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等表演了独唱、合唱、诗朗诵、太极拳等节目,并组织了由群众参与的互动游戏。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到“土地日”宣传活动当中。 (记者 刘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