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趋向合理,效益逐年提高,服务功能增强,整体水平升级,对推动全省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6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衣食住行升级了,网络通讯发达了,休闲旅游美极了……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靓,越来越充满现代化气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吉林省已经进入服务业比重迅速提升的时期,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服务业消费快速增长,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层次提高,服务功能增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加速提升改造,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新型业态。连锁店、专卖店、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涌现,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现代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新兴的房地产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物流是流量经济向一个城市集聚的原动力。目前,这一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已开始在吉林省强势崛起。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吉林省加快了对外大通道建设,以打通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大连、丹东出海物流通道为重点,大力兴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已粗具规模。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需求,目前已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现代物流企业。2006年8月,长春空港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制造业区、保税物流配套区、机场及服务区四个功能区,以此作为构建长吉产业带上具有辐射作用的平台,成为东北亚经济圈新的开放型快速发展的区域。
会展业发展形势喜人。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洽谈、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近几年吉林省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东北亚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长春电影节等一批展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举办全国性、国际性大型展会能力不断增强,展会市场化运作程度不断提高,一批会展企业和展会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仅长春市每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就达100多项,直接收入7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收入约60亿元,实现税收约4亿元。
金融服务覆盖生产消费领域和生活消费领域,其发展不仅带来本行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更重要的是对制造业和其它服务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吉林省金融业发展较快,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权、资产、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加快地方金融建设。省政府筹集25亿元资金,建立了省市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省级担保公司资本金达到4亿元,担保规模达到150亿元;吉林信托总资本金由4.5亿元增加到15亿元,经营水平居全国前8位;组建了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和都邦保险公司。(王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