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6日)下午,广东省委组织部、广州市委组织部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举行首批党员教育基地揭牌暨授牌仪式,以独特的方式迎接党的86岁生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和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共同为广东省、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揭牌,为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进行授牌。省、市党员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仪式。
胡泽君在讲话中说,广东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遍布南粤大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的生动教材。建设这批党员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先进性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铭记党的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胡泽君指出,建立党员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泽君要求,各地各单位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加强对党员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各教育基地要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教育基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级党组织要以建立党员教育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载体。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执政为民责任,提高促进发展能力,树立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委高度重视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拓展教育功能。我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就一直着力打造一批省、市党员教育基地,不断挖掘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近期,广东省将进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省内的党员教育资源,推出第二批党员教育基地。
揭牌仪式结束后,胡泽君、朱小丹等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5个党员教育基地简介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三大会址位于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近40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等议案。
中共三大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共三大确定的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经过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反复实践与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战胜强敌、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红花岗,是座大型陵园,面积26万平方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12月11日,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广州人民举行了广州起义。在国民党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疯狂镇压下,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反革命势力重占广州后,立即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血腥大屠杀,5天时间内就有5700多人惨遭杀害。为纪念革命先烈,1957年广州在此兴建了大型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总理题写的“广州公社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创办于1924年7月。1926年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他们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95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修复了旧址,周恩来亲自题写了牌匾,同年建立了纪念馆。1961年3月,农民运动讲习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殷烈士故居
杨殷烈士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总理大街中段。杨殷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先驱、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杨殷又名杨观恩,1892年诞生于翠亨村,于1911年秋在广州加入中国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并在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期间,担任广州苏维埃人民肃反委员会和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代理主席职务。1928年6月,杨殷参加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和中央军事部长。同年11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1929年8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时年37岁。1989年,杨殷烈士故居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宫红场
红宫红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因开会时学宫的墙和柱都用红布覆盖,故称红宫红场。1927年,彭湃领导海丰人民连续3次举行了武装起义,同年11月18日至21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学宫召开,成立了海丰县苏维埃政府。12月1日,彭湃和红二师等领导在红场召开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次年元月,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红场这里胜利会师。1961年,红宫红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林 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