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党作过贡献,现在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是会关心的。”“七一”前夕,重庆市领导汪洋、王鸿举、张轩等代表市委、市政府,深入基层,到生活困难的党员家中看望慰问,送去党组织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党组织的温暖。6月30日一大早,市委书记汪洋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范照兵来到巴南区鱼洞街道新农街,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党员杨举林。“明天就是‘七一’党的生日了,今天专门来看看你们。”在杨举林家中,汪洋仔细询问了他们家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今年58岁的杨举林下岗进入区再就业服务中心,每月生活费210元,家有5人,妻子待业,女儿上大学,儿子一等智残,还赡养着89岁的幺爸。汪洋对杨举林说,前不久召开的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固本强基战略。搞好党内关怀,帮助党内有困难的同志渡过难关就是其中应有之义。除了你自身努力外,各级党委、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快重庆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低保水平,把公共福利搞好一些。过去你为党作出过贡献,现在有困难了,党组织肯定会关心。今天我们来看望你,也是要以这种方式告诉全市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时刻都在关注你们的困难,也将努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汪洋送上了慰问金,希望老杨要好好将女儿培养好,将来找个好工作,改变家庭目前的境况。
随后,汪洋一行又来到巴南界石镇桂花村,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农村党员杨汉武,今年已经76岁的杨汉武在朝鲜战场立过功,汪洋送上慰问金,祝老人家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此外,汪洋一行还考察了巴南武新村公共服务中心和村里的改水、改厕及道路建设情况。
“老人家,我们来看望您了。”6月29日下午,冒着蒙蒙细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来到江津区德感街道杨林社区,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党员胡光银。
今年已经83岁的胡光银,195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大队副业大队长多年,现在和已经93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谢谢你为党作出的贡献啊!”王鸿举送上慰问金,并拉着胡光银的手亲切地聊了起来。当得知胡光银唯一的儿子于去年去世,老两口又患有多种疾病,生活特别困难时,王鸿举叮嘱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多照顾他们,让他们度过一个好的晚年。临走时,王鸿举还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了1000元,亲手交到了胡光银的手中。
随后,王鸿举来到江津区几江街道农机厂家属院,慰问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党员张正富。张正富1998年在原江津农机厂下岗后,靠打短工为生。但2003年查出患直肠癌,住院动手术用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债务,现在靠妻子打工和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当得知这些情况后,王鸿举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你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过力,党组织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基层老党员。同时鼓励张正富,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王鸿举向张正富送上了慰问金。6月29日,市委副书记张轩前往綦江慰问生活困难的党员。张轩一行先来到綦江先永城镇中华村,看望居住在台子上社的生活困难的党员李召芬。得知李召芬的老伴瘫痪在床,子女生活负担都较重,张轩关切地叮嘱地方党委负责人,一定要重视这些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生活状况,多关心他们的需求,尽量为他们解决困难。随后,张轩向李召芬送上了慰问金,鼓励她一定要保持乐观,要相信党组织肯定会帮助她渡过难关。
接着,张轩来到古南镇核桃湾社区15号,看望已有51年党龄的老党员刘朝芳。现年72岁的刘大娘一家五口,两个儿子都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孙子都还在上学。尽管如此,老人仍然没有主动向组织上张过口,一家人就靠她平日打零工、捡破烂和低保金生活。张轩一边向老人送上慰问金,一边感慨说,像这样的老党员,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同时要求社区党委应进一步做好查访工作,力争使每一位生活困难的党员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张轩还考察了中华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希望基层党组织也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积极行动、大胆尝试,为试验区工作的推进献计献策。
6月26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前往渝北区看望慰问了部分生活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陈存根仔细询问生活困难的党员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陈存根说,党和政府一定会持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他同时希望大家学好学透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好统筹城乡的工作。农村基层党员尤其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既要自己发家致富,更要带动乡亲们共同奔小康。(记者 商宇 高海言 罗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