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艳山红办事处红云社区的陶正学夫妇因《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丢失,即将退休的夫妇俩眼看就不能享受退休工资增加5%的有关政策优惠。焦急万分之时,陶正学将情况反映到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三个工作日之后,终于拿到了新办的“光荣证”。“有了为民服务中心,我们可以少跑好多冤枉路,少浪费好多时间!”陶正学高兴地说。
贵阳市白云区通过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全区便民服务措施实现了制度化和长期化。如今在白云区,无论是城市社区居民还是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均可享受到各级干部作风转变所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
白云区在整合村级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将全区村级活动组织阵地建成集办公、便民服务、村民教育培训、科普文化宣传和信息传播于一体的村民服务中心,以此作为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中心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问责制,将所有为民办事内容和规程上墙公开,及时办理,不得拖拉推诿。村民服务中心还设立“民愿接待室”,建立基层干部接待日制度,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及时处理本村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区、乡镇有关部门也纷纷利用村民服务中心载体,定期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目前,白云区5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服务中心,使近10万农民群众享受到了中心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在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过程中,白云区还在城市社区和农村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以无偿代理的形式,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程为申办人办理申办事项。申办人只需将申办事项所需要的有关证件交到服务中心,就可办妥相应事情,不但节省了时间,还极大减轻了群众负担,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
为转变干部服务方式,白云区还派出大量机关干部组建“双千工作队”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这些走出机关的干部以实施项目带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帮助为切入点,为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受到好评与欢迎。麦架镇麦架村张家湾、罗家寨两村民组因引水沟渠常年失修,共有1000多亩土地长期无法正常灌溉。今年,区政府办干部杨明进驻村里后,多方协调资金1万元对沟渠进行了改造修复,使10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得以彻底解决。(黄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