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获悉,江苏省今年各类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6月底,全省仅供销社系统建办的专业合作社就突破1000家,入社农户达25万户,业务覆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运输、消费、科技服务等众多领域,带动百万农户一年增加收入近60亿元。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全国领先,东台市民星蚕业合作联合社、射阳县庆缘康蜂业合作社等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认定为“示范专业合作社”,成功的办社模式正在全国推广;溧阳伍员春茶果合作社等50个高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数量之多、成效之好位居全国第一。经过总结推广,目前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建办的专业合作社已出现龙头企业主导型、农民经纪人带动型、生产基地支撑型等多种成功模式。
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形成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紧密型合作体,是各地专业合作社的主流组织形态。溧阳伍员春茶果合作社、丹阳市江南草菇合作社、泰兴市银杏专业合作社等,均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共赢格局。今年3月盱眙兴农鸭业合作社能够顺利组建,主要依托年宰杀成品鸭300多万只的金三森食品公司的龙头优势。眼下,兴农鸭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0户,入社鸭农每年户均可增收近万元。
为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走南闯北懂市场的优势,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销售,全省供销社系统大力推广“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专业社模式。泗洪刘营村党支书刘国林是个西瓜经纪人,2005年他联合8户种瓜大户成立西瓜生产合作社,带动全村300户村民种瓜4000亩,亩均收入达2000元。
通过合作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实施种植、流通的规模化,如今“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农户青睐。丹阳城墅村是远近闻名的“白菜村”,以往农户各自为战,增产减收的“怪事”不断。市供销社牵头成立起白菜协会后,102户农民争相入社,并带动周边800农户,年销售大白菜750万公斤,帮助农民增收250万。(陆健健 周静文 陆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