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杜青林:始终把灾区群众利益放首位 做好灾后重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四川日报

    8日,杜青林赶赴南充市、达州市了解灾情,亲切看望并慰问受灾群众。图为杜青林在营山县骆市镇慰问受灾群众。 记者 尹钢 摄

    昨(8)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赶赴遭受特大洪灾的南充、达州市,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和城市社区了解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勉励当地干部群众面对灾情,坚定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战胜当前困难。要始终把灾区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好灾后重建、防灾减灾等工作,着力生产自救,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7月2日起,四川省巴中、达州、广安、南充等14个市(州)、43个县(市、区)发生洪灾,受灾较重的达州、南充两市有15个县(市、区)350多万人受灾。

    营山县7月6日降了大暴雨后,45个乡镇、6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9939人,房屋受损5211间,其中垮塌853间;多个场镇进水,2.8万场镇居民饮水困难。灾区群众的安危让省委领导十分牵挂。昨天一大早,杜青林即驱车赶赴营山县等地察看灾情。受灾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饮水安全、身体健康、疫情防控等是杜青林此行关注重点。

    公路两边是大片大片被洪水冲击、淹泡过的庄稼,一人多高的玉米叶上沾满黄泥,发出酸臭味;洪水退后,路边被水淹过的人家在清洗、晾晒家具、衣物……看着这些,杜青林面色严峻,心里十分难过。“转移出去的群众都安全不?快带我去看看!”他急切地对随行的当地干部讲。

    来到营山县骆市镇小蓬小学灾民集中安置点,杜青林疾步走进安置房内,与转移到这里的群众一一握手,详细询问各家的受灾情况和在安置点的生活情况,给大家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家中还有没有粮食、有没有清洁的水喝、有没有人生病、生病后能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每走进一间安置房,杜青林都要一遍遍地向大家问这些问题。他拉着80岁的村民鲜国先的手,嘱咐她注意饮食,保重身体。

    达州市渠县也是此次特大洪灾的重灾区,该县流江中学灾民安置点共安置房屋受损又无亲戚可依的群众214人,到昨天下午还有12名生病群众留下来。杜青林来到这里关切地向周锡玉等群众询问灾情发生后群众转移情况,以及他们的病情和就医情况。

    得知灾情发生时群众都得到及时转移和妥善安排时,杜青林高兴地讲,达州、南充在这样大的洪灾面前,及时预测预警,组织有力,迅速转移群众,没有人员伤亡,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省委、省政府对大家表示感谢和慰问。他叮嘱随行的干部,一定要安排好灾后群众的生活,务必让大家有饭吃、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有衣穿,特别是对患病的群众,要格外关心。灾后一定要注意防疫,搞好卫生工作,防止疾病流行。

    在蓬安县白玉乡三星村地势较低的河坝地带,被大水冲过的玉米、水稻等庄稼像梳子梳过一样整齐地倒伏在田间。洪水过后,村民们开始清理这些已无收成的庄稼。车停在路边,杜青林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稀泥走到田间与村民黎碧英打招呼:“老乡,这是你家的田吧,受灾面积有多大?”“六分地,小春时种的小麦就被冰雹打得光杆杆,现在又遇洪水,又没收成了!”说到一年内连续遭灾,黎碧英有些哽咽。

    “把玉米扯了准备种什么?”“种蔬菜,看还抢得回一季不。”

    村支书唐洪成告诉杜青林,全村600多亩地被冲得颗粒无收,村上已调回菜苗提供给村民栽种,尽量挽回一些损失。

    杜青林听后称赞说,就是要树立“大灾之年不减产,大灾之后要增收”的目标,走生产发展式的救灾之路,要组织群众修复水毁农田和水利工程,尽快改种、补种作物,通过发展畜牧业等把农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还可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总之要力争灾害之年不减收。

    杜青林还前往渠县青龙乡光明村涂云合等村民家中,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前往渠县滨河路慰问正在清理洪灾淤泥的武警渠县中队干警,感谢他们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辛勤工作。慰问中,杜青林反复对当地干部讲,洪水虽然退去,但整个抗洪救灾工作还没有结束,尤其是恢复重建任务还非常艰巨,一定要把灾区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把灾区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生计,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同时,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准备不能放松,要通过总结此次抗击特大洪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记者方晓哺)

 
 
 相关链接
· 四川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问题 杜青林讲话
· 四川召开信访工作会议 杜青林蒋巨峰作重要批示
· 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益世
· 杜青林到重旱区调研:务必保证旱区群众饮水安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