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江苏:执行调度指令 开通入海水道增加洪水下泄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新华日报

    昨天(10日),淮河入海水道开闸泄洪
    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洪泽湖全线超警戒水位

    淮河防总有关人士10日说,淮河6月30日出现洪水过程,目前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洪泽湖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淮河干流目前没有出现险情,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王家坝水位将在11日超过29.5米,出现第二次洪峰。”

    淮河王家坝10日16时水位高达29.47米,润河集水位27.29米,正阳关水位25.47米,均远超警戒水位。淮河下游洪泽湖蒋坝水位涨至13.83米,超过警戒水位0.33米。

    国家气象局有关人士表示,6月27日到7月10日,淮河流域比常年降雨多了1到2倍。未来几天,淮河上游还将有一次强降雨。

    针对淮河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0日决定紧急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并要求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3省全面迎战这次流域性大洪水。

    10日,国家防总召开紧急办公会议,启用蒙洼蓄洪区,控制王家坝水位。

    国家防总有关人士说,目前河南、安徽、江苏3省有50多万人上堤防守。目前,干流洪峰还没有进入中流。

    淮河洪水必经洪泽湖入江、入海,洪泽湖水位成为淮河汛情“晴雨表”,为国家防总和全流域高度关注。

    根据国务院今年新批准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洪泽湖水位涨到13.5米到14米时,可启用淮河入海水道分洪。

    水利专家说,洪泽湖水位不能过高,高了不仅影响淮河中上游抗洪,也直接威胁洪泽湖周边。

    据预报分析,淮河干流水位目前仍在上涨,洪泽湖蒋坝水位可能达到14.5米。形势紧迫,启用入海水道加大洪泽湖泄量、缓解淮河上中游洪水压力势在必行。

    记者截稿时间消息,10日16时入洪泽湖总流量达11385立方米每秒,为建国以来第3大入湖流量。淮河干流约有230亿立方米洪水入湖,淮河洪峰即将到达洪泽湖,入湖洪峰流量在每秒1.3万立方米。

    江苏顾全大局上演24小时“生死时速”

    江苏顾全大局,坚决执行国家防总调度指令,开通分泄淮河洪水的第4条通道——入海水道,总共不过24小时。江苏上演一场与洪水抢时间的“生死时速”。

    7月9日12时50分,省防指接到国家防总电报通知,被要求根据汛情适时启用入海水道。13时,省防指接到淮河防总的通知,被要求做好入海水道行洪准备工作。

    14时,省防指发出通知,要求入海水道沿线做好各项行洪准备。

    17时50分,省防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入海水道沿线派出6个工作组。21时30分,6个工作组到达位于淮安楚州的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连夜又奔赴沿线各岗位。入海水道沿线淮安市、盐城市及有关县区工作组也紧急部署到位。

    23时30分,省防指接到淮河防总调度命令,命令要求江苏10日12时开启二河闸及二河新泄洪闸分洪,流量2小时内加大到1000立方米每秒,并视情况进一步加大流量泄洪。

    10日凌晨,省防指向入海水道沿线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于12时开启淮河入海水道分洪,10时前必须完成组织护堤抢险队、封闭漫水公路、撤离河床内所有人员等工作。

    入海水道沿线涉及淮安、盐城两个市、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个县区以及一个农场。军令如山倒。为保证行洪绝对安全,沿线各地以及水利、公安、交通等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淮江公路10日8时之前、淮阜公路10日9时30分之前、黄海公路10日12时之前全面完成封闭,并公开发布封闭公告,值班人员坚守现场。

    31个沿线穿堤建筑物口门在10日10时前全部封闭,沿线各地还拆除了淮安枢纽下游北泓挡水坝、淮阜控制上游中隔堤滚水堰及黄海公路桥中隔堤滚水堰等阻水设施,并全部清除了沿线河道堤防滩面违章设施。

    漫水河床内所有人员全部撤退,畜禽也被牵到新的地点,生产设备全部撤出。渡口严格安全管理,船只绝对禁止进入行洪河道。

    淮安紧急动员5300人、盐城紧急动员1353人顶着高温上堤巡查,确保行洪安全。在大堤上,编织袋、大石块、挖土机、推土机全部就位。有的村还组织了突击队员,关键时刻以备抢险。

    10时,入海水道沿线已做好所有行洪准备。

    12时,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和淮安市市长樊金龙按下开闸按钮,随着二河新闸10孔闸门缓缓开启,洪泽湖洪水急不可待地冲进入海水道,眨眼间漫上河道滩地汹涌东流,直奔大海。

    7月10日16时,淮河入海水道行洪流量已达每秒1200立方米。淮河入海水道的临危授命,加上先期打开的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以及分淮入沂河道,江苏排泄淮河洪水的4大通道已全部打开,大大增加了淮河洪水下泄量。

    入海水道沿线排涝压力增加但无怨无悔

    这是淮河入海水道自建成以来第2次启用行洪。

    淮河入海水道是江苏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竣工。

    水利工程专家介绍,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总投资41.17亿元,设计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工程设计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

    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淮河入海水道在建成后的第6天即投入抗洪,连续行洪33天,在大流量、高水位的严峻考验下,安全泄洪44亿立方米,相当于近2个洪泽湖的正常蓄水量,降低了洪泽湖最高水位40厘米,避免了30万人大转移,直接减灾效益达27.68亿元。

    一次行洪效益收回了工程三分之二的总投资,淮河入海水道被证明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优秀的工程,为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多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开启淮河入海水道的指令下达后,江苏省及沿线各地干部群众心系淮河防汛大局,对国家指令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洪与涝是一对矛盾。这次淮河洪水压境,对于同处强降雨带的淮河入海水道沿线防汛安全是一次严峻考验:如何既确保洪水安全入海,又要尽快减轻内涝损失?

    由于入海水道两岸积存了大量涝水,入海水道泄洪后,沿线内涝压力陡增,省防指当即采取了一系列应急调度措施。一方面,迅速启动淮安站、茭陵站、大套一二站,加快抽排涝水;另一方面,紧急增调临时机泵150多台套,火速增援入海水道两岸群众抢排涝水。

    入海水道沿线各地立即行动,采取紧急动力措施,改自排为抽排,最大限度地化解涝情。

    淮安楚州区防办副主任李德10日下午介绍说,目前淮河入海水道洪水已经漫滩,流量正越来越大。楚州区渠北易涝面积有502平方公里,本来涝水主要靠自排,现在入海水道启用,楚州涝水全部要靠机排,省防指特意批准启用4个临时机排口,另外省里还紧急支持了抽水机器。

    在淮安清浦,113个抽水机已准备抽排涝。清浦排涝站负责人说,入海水道的开通对排涝造成压力,原本自排时排水量每秒达到200多立方米,现在完全依靠人工抽排,最多100多个流量。目前清浦内涝较严重。他们的排涝工作正在与积雨云抢时间。

    内涝较严重的阜宁情况也差不多,县防办主任蔡振说排涝负担明显增加,但是对国家防总和省防指的决策,“绝大部分老百姓无怨无悔”。(通讯员 潘 杰 盛家宝 王慧梅  实习生 袁 媛记者 陆 剑 周静文  摄影 缪宜江)

 
 
 相关链接
· 江苏句容赤山湖决堤
·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今年以来最大暴雨将袭击江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