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江苏省政府与气象局签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5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和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对南信大的发展充满期望

    7月14日下午5点,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南京金陵饭店隆重举行。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和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在协议签字仪式上讲话,对南信大的发展充满期望。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分别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这标志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创建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步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

    江苏省人民政府朱步楼副秘书长主持签字仪式并宣读了共建协议。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何国平副主任,省教育厅王斌泰厅长、祭彦加副厅长,省科技厅朱克江厅长,省人事厅徐文宝副厅长,省财政厅王正喜副厅长,省气象局卞光辉局长,南京市副市长许仲梓,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孙健主任、科技发展司郭亚曦司长、培训中心高学浩书记、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一平书记、李廉水校长、管兆勇副校长、程建军副校长、牛生杰副校长等校领导以及师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了共建协议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纳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学校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加快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支持和指导,将学校建设纳入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可能的支持和指导,并支持学校参与气象部门组织的课题申报、气象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等。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还将共同推动与教育部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郑国光在讲话中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气象工作,归根到底是要求气象工作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优质服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气象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任务,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郑国光表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南信大协议的签署后,下一步将会同江苏省共同推动教育部、江苏省、中国气象局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推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入“211”高校行列。他希望南信大抓住有利发展机遇,不断努力奋斗,不断创新,成为支持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技术开发基地,办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流大学。

    省长梁保华在讲话中指出,江苏是近代中国气象事业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气象局对江苏省的气象事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有着国际影响的重点高校,不但是气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对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强调,江苏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取决于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他希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省部共建为契机,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学校的气象特色和优势,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增强办学实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在签字仪式上代表学校向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表示感谢,并表示学校将以省部共建为新的起点,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政府为学校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源:中国气象报 汪保安 李杰 贾冰)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召开小组会议研究落实奥运气象服务方案
· 川渝黔陕豫皖苏浙沪等暴雨|各地应对|气象局会商
· 气象局举行天气会商 郑国光:5方面做好汛期服务
·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等到阜阳市气象局视察汛期工作
·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吉林考察抗旱气象服务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