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以来,陕南地区连续经历了几次暴雨袭击,多条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遭受不同程度水毁。全省交通系统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抗洪抢险,尽快恢复道路,保证畅通。省交通厅已于近日下拨第一批公路水毁抢修补助费用300万元。目前,交通部门职工正在加紧抢修尚未修复的水毁路段。
进入汛期后,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及时下发紧急通知,对防汛工作提出了要求。全省各级交通部门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分工合理,抢险物资储备充分完好、随用随调。各管养单位加强日常巡查及特殊气候条件下道路管理养护,对存在安全隐患路段尽快处理,对危桥、易发生碎落、塌方、泥石流的危险路段设立了警示标志,对个别路段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加强与当地气象台、水文站的联系,密切注意地质灾害预报,提早部署,认真预防。
受暴雨袭击,陕南地区近日共有8条国道、26条省道和522条农村公路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毁,多条线路一度中断交通。水毁发生后,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立即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及时将水毁信息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抢险力量赶赴现场,按照“先抢通、后修复”原则,集中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道路通行,确保人员、物资顺利出入灾区。7月4日,陕南普降暴雨,210国道、108国道、316国道、101省道、102省道、203省道等多条干线公路发生泥石流、塌方和路基冲毁,造成54处交通中断。在广大公路职工冒雨奋力抢修下,当天43处路段恢复交通,剩余11处也于7月5日12时全部抢通。同时在一些边坡垮塌、路基缺口、路基下沉等影响安全行车路段设置临时导向、警示、安全设施,确保行车安全。(王欢院 安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