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专程到岳阳市湘阴县和长沙市长沙县,考察新农村建设,调查了解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情况。周强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关键是要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周强强调,湖南省各级各部门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满足湖南市场的需求,而且将为稳定全国生猪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盛夏的农村一片繁忙,湖区荷花绽放,村民们正忙于收割早稻、播种晚稻秧苗。上午,周强一行来到湘阴县白泥湖乡哑港村,该村种植的1500亩超级杂交早稻今年喜获丰收,周强走下田埂,拿起沉甸甸的稻穗,详细向技术人员了解超级杂交稻的生产技术和成本情况。在村民余大志家里,周强详细询问了水稻种植及收入情况,余大志告诉省长,10亩超级杂交稻,亩产可达550公斤至650公斤,亩产比普通品种要多近200公斤,除去成本,纯收入每亩可达到600元。接着,周强一行到白泥湖乡楠竹山村养猪大户唐爱华家详细了解生猪防疫、销售及收入情况。随后,周强重点考察了楠竹山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实地察看了楠竹山敬老院以及楠竹山华鑫农副产品公司。
在听取湘阴县及楠竹山村的工作汇报后,周强充分肯定了湘阴县、楠竹山村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各项成绩。周强指出,从楠竹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来看,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作好规划,特别是作好中长期规划。规划要结合本村实际,长期发挥作用。二要大力发展生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要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楠竹山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藠头产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51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既解决了本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发展了村级经济,发展前景好,潜力大。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通村通乡公路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敬老院等公共事业。四要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农村公司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企业化、建设城镇化的发展新路子。五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闯市场、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六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有凝聚力、带动力,才能带领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下午,周强一行冒着酷暑,到长沙县考察了湖南大有养殖发展有限公司、长沙弘顺养殖有限公司,深入养殖基地与养殖大户朱厚明、徐平交谈,详细探讨如何建立稳定生猪生产的长效机制,如何保护好、发挥好养殖大户和养猪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听取长沙市政府和长沙县政府关于生猪生产的情况汇报后,周强充分肯定了长沙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和集中防疫工作。周强指出,生猪养殖业是农业中的一大产业,也是湖南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全省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对去年生猪价格下跌过大的恢复性、补偿性和季节性反弹,同时也有市场供求的原因以及部分地区疫情的影响,要采取多种措施,抓好生猪生产,保护好农民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积极性。
周强指出,要科学分析生猪生产面临的形势,越是在价格上涨的时候,越要考虑生猪养殖业的长远发展,从生猪供求关系入手,充分运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探索建立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好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当前,一是要切实抓好生猪品种改良,大力发展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二是要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鼓励和扶持建立规模化的安全养殖小区,重点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化养殖,在养殖、销售等环节实现产业化经营。三是要加强防疫工作,尤其是各级政府要积极建立生猪防疫体系,预防生猪疫病。四是要认真抓好销售和深加工,推进公司联基地、加农户,减少中间环节,建立现代化的屠宰场,尤其要支持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五是要探索建立扶持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是建立生产基地,加大信贷投放,简化供销环节,做好母猪补贴、农业保险以及鼓励生猪企业进行期货交易等工作,防范、分担生猪养殖风险。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价格引导,加强市场监控,加强质量监管。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参加在长沙的考察,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长沙市市长谭仲池,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市长黄兰香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