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40多个部门参与联建共享的“信用陕西”网站已开通运行;“陕西省公共信用数据交换中心”基本建成;建立起1087万名自然人及11.43万户企业的信贷征信系统;各市创建了一批诚信社区、诚信行业、信用乡镇、信用企业,有近千万农民被评为“信用农户”。陕西省“信用陕西”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还被全国信用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确定为国家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省份。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打造“信用陕西”作为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今年以来,省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题会议,提出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制定了社会信用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信用管理办公室及联合征信中心,具体负责全省行业管理和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处理及相关服务工作,成立了省信用协会和省信用建设促进会。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陕西省行业信用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建立的个人及企业基础信息、信用卡信息、财务及信贷信息,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省工商局对16万家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在全省建立了4级监管系统,对企业实行分级管理;省质监局对全省2300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质量档案,85%规模以上企业的质量指标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网,并全国联网;省国税局和地税局建立了纳税信息系统,根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对全省所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公安系统以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为契机,建立了全省人口信息系统;商务部门对进出口企业、三资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加大了信用档案建立工作力度;同时,其他部门在行业信用建设和信息采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根据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今年陕西省将从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规体系、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产业、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管体系、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等7个方面,推动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及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逐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树立“信用陕西”的新形象。(宋志明 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