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陕西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在西安举行开发性金融合作高层联席会议,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共同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签订了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省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省长袁纯清、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分别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主持会议。
双方对长期以来彼此良好的合作关系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自2004年12月双方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以来,通过建立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三次进行高层会晤,为推进协议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始终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围绕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领域,开展项目建设融资,培育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向陕西投放贷款700多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金35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陕西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加快建设,促进了陕西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推进了陕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证明,开发性金融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金融创新的成功典范。
双方达成共识,本着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开展务实、高效的合作。在继续推进第二轮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顺利进展的同时,按照6月11日北京会谈精神,全面启动第三轮开发性金融合作。明确第三轮合作的投向重点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项目建设,同时加强对教育、医疗卫生、经济适用房、文化建设、企业改制的支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微贷款业务,加大对民生、富民领域的支持力度。
双方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拓宽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域,创新开发性金融合作方式,探索直接融资的途径和方法,推动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促进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双方共赢。要加强科学规划,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把陕西比较长远的发展目标通过规划体现出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环节的有序规划和设计,为双方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在关中城市经济群发展,陕西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军工、国企改造和大企业“走出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陕西投融资体制改革,把西安打造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设立陕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西部开发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建设陕西信用体系,特别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信用陕西,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省委秘书长王改民、省政府秘书长秦正,省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厅、审计厅、交通厅、金融办及部分省属大型企业集团的负责人和国家开发银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郑综文 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