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民陈俊磊近来心情格外舒畅。因为前不久他在青云谱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江南职业培训学校找到了一份接待员的工作,走出了多年来的失业困境,家庭实现了就业“脱零”。
据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截至7月15日,全省被认定的5684户“零就业家庭”和8548名需安置就业的劳动力,已经解决5664户,共安置8469人实现就业,就业安置率为99.6%,“零就业家庭”在江西省已基本消除。
今年,江西省政府把“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列入民生工程考核指标,首次明确,家庭成员具有江西省城镇常住户口、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无一人就业的困难家庭;家庭成员有一人以上就业,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均可列入“零就业家庭”援助范围,并制订了一揽子援助办法。
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差的特点,江西省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班,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就业或创业能力。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积极开展开业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同时,还为从事个体经营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就业优惠政策计1.32万人次。
江西省规定,由政府出资为“零就业家庭”成员统一购买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各类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和街道社区组织开发的服务性岗位,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成员,今年全省已有2069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各类公益性岗位上实现了就业。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劳动保障部门承诺在7个工作日内帮助落实就业岗位;对于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确保其在半个月内“脱零”。(记者胡勇飞、实习生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