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交通部领导分赴灾区指导水毁公路抢修与重建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7日   来源:交通部网站

    今年以来,我国南方省份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水毁严重。据交通部初步统计,截至7月中旬,全国共18个省(区、市)发生公路水毁,先后有3条高速公路、79条国道、409条省道出现局部交通中断,共冲毁路基9858公里、1831万立方米,路面8793公里、2912万平方米,桥梁2035座、3.9万米,涵洞一万道,累计造成经济损失32.9亿元。灾情发生后,交通部迅速采取措施,全力开展水毁公路抢通工作。交通部党组决定,从7月24日起,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翁孟勇、冯正霖分别带队,赴受灾严重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安徽等地,现场指导水毁公路抢修保通和恢复重建工作。

    今年4月开始入汛,相对往年较早。交通部对防汛工作提前进行了总体部署。5月9日,交通部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7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对做好交通系统防汛抗旱工作提出要求。6月,交通部印发《关于做好2007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对公路防汛工作提出了完善应急预案等多项具体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准备。7月上旬,针对淮河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交通部紧急发出《关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交通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再次对防汛抗洪工作进行部署。

    汛期以来,交通部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会同有关部门赶赴云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南等重灾区,现场指导公路水毁抢修保通与恢复重建等有关工作。交通部与中国气象局紧密合作,针对东南、华南、江淮、黄淮等地强降雨及时发布了3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信息,使受影响的地区在第一时间掌握恶劣气象动向,及时安排重点公路的巡查、排险加固等工作。在交通部的统一部署、指导和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地公路交通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防汛抗洪。在汛期来临之前,储备了足够的防汛抗洪物资。公路遭受水毁后,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按照“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迅速抢通交通受阻路段,保障抢险救灾物资及时运送。

    7月、8月是台风和强降雨的集中频发时段,公路防汛任务繁重。交通部将继续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发布公路气象预警信息,落实公路桥梁防抗灾害的各项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加大水毁公路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力度,组织地方各级交通部门采取恢复重建的具体措施,加大重建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工程技术指导;加大资金支持,在已拨付水毁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近期尽快下拨第三批补助资金,确保水毁公路恢复交通的工作顺利进行。

    交通部还将从完善公路应急预案、细化工作制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路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各项措施。近期,交通部将组织召开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现场会,在总结18个省(区、市)开展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水毁公路实施灾害防治工程措施,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同时,交通部组建了灾区保通恢复重建专家技术咨询组,来自部属单位的涉及路基、路面、小桥涵、施工、地质以及水文方面专业领域的17名专家,将分赴重点地区指导恢复重建工作。(中国交通报)

 
 
 相关链接
· 交通部下拨补助资金1000万元抢通修复水毁公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