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摄氏度!申城赤日炎炎、热浪滚滚。29日尽管是星期天,但全市方方面面运转如常。记者前往几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发现处处都是“解民忧、保供应”的动人场景。
供水服务进社区
确保居民用水畅
29日,“供水服务进社区,万名职工进万家”活动正式启动,供水行业上万名职工将通过上门走访、热线电话、发放告用户书等形式,让广大居民知晓这一活动。
天天高温,使本市这几天用水量猛增。据统计,上周五全市的日供水量已达1015万立方米,接近上海1138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面对用水高峰,自来水行业在采取工程增能、调度增效等措施确保供水量的同时,昨天起还发动全行业万名职工,进社区走村镇,为居民排管道、换水表、修龙头、收水费。 昨天,自来水奉贤公司在江海村增铺了约1公里长的新水管,使全村千余户居民喝上了优质水;松江区4个街道的近百名7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收到了松江自来水公司送出的“尊老服务卡”,从此能享受上门收缴水费、上门免费小修等服务;王家码头街188弄、上浦路480弄等“老街”的水管锈漏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据悉,本市自来水行业要求今年对居民通过热线电话的投诉要力争处理快速、及时、高效,做到及时率、办结率、回访率三个“百分之百”。此外,自来水职工还将通过宣传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居民用水需求,解决用水困难,解居民之忧、保用水之畅。
副食品供应充足
夏令商品好丰富
虽然持续高温,但来自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消息却令人欣慰,江桥批发市场作为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尽管郊菜交易数量有所下降,但依托全国各地的蔬菜基地,客菜源源不断来沪,每天的交易量保持在3500吨左右,基本与以往持平。
大白菜、卷心菜、土豆等常规品种,价格比以往微升,但波动仍在正常范围之内;猪肉方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猪肉价格稳定的措施正在逐步到位,上海最大的肉类批发市场上农批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里的白条猪肉价格已连续10天保持在18.2元/公斤,上农批还与全国各地3000多家供应商、经销商和产地建立信息平台,日发送信息量3000多条,确保供求信息透明对接,保持肉价稳定,避免不正常的抛售和惜售现象。
酷暑之下,家门口的生鲜超市和便利店成为市民方便购买夏令商品的好场所。联华超市配送中心的饮用水、啤酒、饮料每天发货量10万多箱,确保各大门店供应不断货,生鲜冷链配送24小时开足马力,夜间发车,早晨开门之前送到;上海1000多家好德便利店,这两天饮料、冷饮、方便面、鲜鸡蛋和茶叶蛋的日供应量都达到以往的2-3倍,好德物流则24小时满负荷运转,确保各门店及时补货。
生活垃圾日日清
垃圾箱房更干净
29日凌晨3时30分,当人们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在上海的西北角———虎林路环卫综合码头早已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码头上,一辆辆生活垃圾运输车川流不息,称重量,上平台,卸垃圾;一艘艘环卫生活垃圾运输船整齐排列,靠泊、装货……两个小时后,当第一批满载着生活垃圾的环卫船驶离码头时,凌晨空气里的“热辣辣”,已经使环卫码头工人汗流浃背了。
每年夏季,是上海气温高和垃圾产量高的“双高”季节。据悉,目前上海每天垃圾产量在1.2万吨左右,城区70%以上的生活垃圾经由船舶转运到处置场填埋处置。据初步统计,从6月20日至7月20日,仅环境物流公司转运至填埋场处置的生活垃圾近27万余吨,日运输量高达9000吨,确保了市区垃圾的日产日清,有力维护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为确保战“双高”顺利进行,本市环卫部门早作部署,对船舶设施、消防设备提前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双高”期间船舶的正常使用。
环卫部门加大了居民家门口的垃圾箱房管理。今年,市容环卫部门已为18961座垃圾箱房统一编码,加强对垃圾箱房的标准化管理。全市垃圾箱房中,有22.5%采用集中清洗保洁,51.1%采用上下排水清洗保洁,26.4%采用流动清洗保洁。垃圾箱房(桶)保洁频率也相应增加,由原先的3天一次清洗,变为夏季每天清洗2次。此外,从本月18日至今,全市2700多名市容环卫、城管干部走访了全市1430个社区,听民意、解难愁,将针对乱设摊、集市菜场周边卫生状况差、乱扔垃圾、社区内乱搭建、渣土和装修垃圾乱堆乱倒等5项问题进行整治。
交警街头勤疏导
保交通运转正常
29日气温再创新高,本市交警照常工作,确保了高温天本市未出现大面积拥堵,城市交通运转基本正常。
29日上午11时,记者先后来到西藏中路、北京路路口,淮海中路、重庆路路口,复兴中路、重庆路路口,天目西路、梅园路路口等交通繁忙地段。一下车,一股暑热直烫脚心,使用温度计测量地面温度,数值已直逼50摄氏度。来往车辆喷射出的热气,更让人浑身不自在。然而站在路口中央的交警们,却是全副武装,双手频繁舞动,疏导来往车流。由于长期受到汗水的侵蚀,含在交警们嘴里的哨子,已经由原本明亮的银色变得锈黄。连日高温,但一些交警仍然穿着长袖警服。记者从一名交警口中得知,如果穿短袖,双手很容易被晒伤,因此再热也要穿长袖,由此带来的是时常捂出痱子来。而在北京路上,一名交警穿着短袖制服,露出黝黑的双臂。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曝晒后双臂会发红,痛得碰也不能碰,但是之后就没感觉了。
中午高峰时段一过,交警们开始骑车巡逻。他们告诉记者,在高温天遇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往往以劝阻为主,处罚为辅。由于中午是道路附近单位车辆最忙的时候,也是出租车驾驶员用餐和休息的高峰期,此时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驾驶员,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与配合,及时消除导致道路拥堵的隐患。
高架民警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高温天容易出现车辆抛锚,导致高架拥堵,这时警车难以开到现场,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民警们常常跑步到达现场进行疏导、处理。一些民警一上高架,就尽量不喝水,以此减少上厕所的几率,花更多时间疏导交通。
街道工作落实处
高龄老人安度夏
上海市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连日高温,申城老人如何平安度夏,牵动着各方的心。一些区县街道各司其职,在炎炎夏日里及时为老人们送去习习凉风。
家住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一居民区的老人陈瑛每天中午都能收到街道为她送来的免费午餐,“天气这么热,每天买烧,实在吃不消。还好街道为我们开设了免费的送餐服务,解去我们后顾之忧。”在五里桥街道,有280余名像陈瑛这样的老人享受着街道的免费送餐服务。一些居委会还开出了“社区小餐桌”,老人们每天在这里花上3元钱,便能享受到三菜一汤的可口饭菜。据介绍,今年夏天,五里桥街道为了让老人安全度夏,专门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街道还特别为200名家境困难的老人提供了电费补贴。
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居住着2.7万名60岁以上老人,其中有些老人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些老人家中甚至连电风扇也没有。这几天申城气温连连攀升,每天早上,彭浦新村各个居委会干部便会将这些老人接到居委会活动室,让他们在空调间里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老人们纷纷表示,“居委会干部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全,再热的天,我们也能尽享清凉”。
只要气温高过35摄氏度,彭浦新村所有居委会干部都会出动,前往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家中慰问,了解老人所需。街道还发动了社区党员,与所有独居老人结对,每天通过电话、上门慰问等形式确认老人的健康与否。(记者 宋鹏霞 吴卫群 简工博 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