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坍颓深陷的居民区。如今,荒草树木依然在夏风中无着无落地摇荡。但是,曾经被风雨威胁着的1400多户煤矿职工,已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去年秋天起陆续迁入温馨优美的静安小区。
几年来,包括这片民居区在内的石嘴山市33.8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一直牵动着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心。29日上午,前去为石嘴山工业园区一个重点项目奠基的陈建国,利用空余时间,与随行的自治区领导刘晓滨、齐同生、杨春光、马骏廷、马瑞文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道,又一次来到位于惠农区的石嘴山二矿沉陷区。
“一定要迁走一户,拆掉一户,绝不能让其他群众再搬进危房。”陈建国叮嘱。
打问着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进展的每一个细节,陈建国又来到惠农区银善寺北侧的千户居民小区。去年7月中旬,惠农区突降几十年不遇的暴雨,采煤沉陷区部分居民房屋倒塌或严重裂缝。两天后,刚刚在内蒙古参加完会议的陈建国心急如焚,径直赶往惠农区临时安置点,看望慰问在暴雨中受灾的群众。在一所小学校里,陈建国看着受灾百姓,难过地掉下眼泪。“把山里的困难群众搬下来,赶紧搬下来!”他动情地说。“大武口荒地多,可以在荒地上建新居,降低造价,让困难群众能住得起。”
就这样,5万平方米的惠农区千户居民新居在半个月之后开工建设。现在,104户困难群众已经迁入连做梦也不曾想过的新居。
“尽量依水而建,多种些树。尊重困难群众的意愿,想住楼房就盖楼房,想住平房就建平房。”从房屋设计、造价、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到学校、超市乃至一条路、一座桥,陈建国都记挂在心。
一遍遍叮嘱中,人们心中止不住生出感动,这感动连着点点滴滴有关陈建国书记与沉陷区的情结:书记亲自到北京协调石嘴山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严冬、盛夏、初秋,书记无数次查看安置小区建设进展情况;书记亲自为小区更名题字,取名“静安”,寄寓宁静、安康、祥和之意,并参加静安小区入住仪式,为首批喜迁新居的矿工发钥匙……
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2004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计划投资9.07亿元,规划建设居民小区4个,解决12590户、4.6万名沉陷区群众的住房问题。
这个项目,一直连着陈建国书记无限牵挂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