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水库移民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妥善解决水库移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8月6日,全区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程启动仪式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当场与该县政府签订了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作协议。
广西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培训就业愿望的水库移民普遍进行一次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水库移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其基本实现稳定就业。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在今年10月底前,各地将开展水库移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通过入户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水库移民的基本情况,建立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作基础数据库和基础台账。各地要根据调查掌握的水库移民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建立水库移民培训工作制度。
会议要求,各地要将水库移民纳入当地就业工作总体部署,建立促进水库移民实现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市场调节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引导转移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促进水库移民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要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动态帮助水库移民就业的长效机制,提高就业稳定性;要完善水库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水库移民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坚持送政策到家、送培训到户、送岗位到人;要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培训就业资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解决好使用好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程所需资金。
据悉,河池、百色于今年上半年已启动水库移民培训就业工程,两市共举办培训班24期,培训水库移民3085人,其中,仅岩滩库区就培训库区移民1877人,推荐实现转移就业1429人。(记者 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