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余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五千多家小企业小作坊得到成功转化
注重源头抓质量,从加工环节入手,江西省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严格食品安全质量准入制度,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网络,大大提高了全省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近两年来,全省未发生一起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到目前为止,全省3000余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5000多家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企业小作坊得到成功转化。
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小企业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据统计,江西省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有1.6万家,占总数的76%,其中证照不全的有1万余家。这些小企业小作坊,大部分加工设备落后陈旧,生产过程缺乏质量控制手段,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合格率低,质量安全问题严重。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2006年初,省政府首次把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的工作目标列为各设区市责任书的主要内容,对11个设区市政府下达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食品加工业整顿在全省拉开帷幕。
整治中,全省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网络,成立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109个,1593个乡、镇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所有村级组织配备了1至2名食品安全协管员。质监部门先后为2.1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建档,比2005年整治前增加了1.1万家。
为了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江西省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一些无质量安全意识、无法通过整改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小作坊,坚决依法取缔。2006年至今,全省共取缔3000家小企业小作坊。同时,采取扶植一批、帮助一批、打击一批等措施,确定了106个重点区域、行业和产品,深入开展整治工作。遂川县原有117家板鸭加工小企业,分布广、规模小、无序竞争,产品质量合格率低。开展专项整治后,该县关停了56家无证无照企业,促成21家板鸭企业联合组建了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大大地提升了食品质量保证能力。目前,全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3000余家。今年二季度,国家级抽检结果显示,获证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84.6%。(记者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