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为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贫困生扶助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
广西各级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助主渠道作用,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本级财政中安排了专项资助经费。据统计,目前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助经费3200万元。为多渠道筹措助学经费,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广西各地各部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了“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春蕾计划”、“巾帼助学”、“一日捐”、“和谐教育手拉手”、“青春暖流,共建和谐”等一系列捐资助学、义卖、义演活动,积极筹措资金。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区筹到社会捐助经费3175万元。目前,各级职能部门仍在继续组织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促进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建设。
自今年1月份以来,广西各地级市都成立了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各县(市、区)也都按照自治区和各市的要求,成立了机构、落实了责任。各市、县为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还及时制定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方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方案实施细则》和《2007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对资助工作目标、资助对象、资助标准、经费筹措、工作程序、时间安排、信息上报和监督检查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规定,对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为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地高度重视高中贫困生档案的建立工作,及时部署各高中学校公正、公平、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工作流程做好贫困生的遴选和评定工作,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建档工作。目前,全区共有541所高中阶段学校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从统计情况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属学校,以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为主。
为使党和政府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受资助学生和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各地还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一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对资助贫困生上学政策进行宣传。二是利用学校校园广播、黑板报、校会、班会、家长会等多种宣传形式进行。三是利用横额标语进行宣传。四是发放宣传资料到每个学生和家长。五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阮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