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8月24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率队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行了考察。

考察泥曲仁达坝址
考察组跨越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最后到达九曲黄河第一弯。先后到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德格、甘孜、色达、壤塘、阿坝等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等调水区,重点考察了西线工程规划的7个水源水库中的雅砻江干流热巴坝址、泥曲仁达坝址、色曲洛若坝址、杜柯河朱安达坝址、玛柯河霍那坝址和阿柯河克柯坝址等6个坝址,研究了调水线路,深入调查了工程的水文、工程地质、工程规划布置和工程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宗教习俗、气候、地理等情况,看望和慰问了达曲东谷专用水文站、壤塘专用水文站、班玛专用水文站、黄委南水北调西线前线基地的职工。考察结束后,还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进行了座谈。
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座谈时,矫勇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不仅是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的职责,也是四川省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心须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顾全大局、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我国北方水少,尤其是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要从全国的大局出发,南方北方协调发展的高度,优化配置全国的水资源,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西线工程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调水170亿立方米,仅占这三条河水资源总量的11%不到。这对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雪中送炭,但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调水河段临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要深入研究调水对调出区的影响,研究各种补偿措施和方案,做好藏区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南北双赢。三是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在确定西线调水工程规模时,北方地区要在充分节约用水的前提下考虑需调水量;另一方面,调水对调出区相关河段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一种生态成本。要认真研究各种生态补偿措施,努力把对调出区的生态影响降低到最小。四是要坚持充分协调协商的原则。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调水工程,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宗教、环境、工程等诸多方面,需要各方面、多部门尤其是中央有关部门与调水地区有关部门的充分协调和沟通、共同合作与努力,通过扎实的工作,推动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顺利进行。(记者 赵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