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圣土不老-走读红其拉甫》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8月28日在北京举行。
长篇报告文学《圣土不老-走读红其拉甫》紧扣“民族魂、国门心、边关情”这一创作主脉,挖掘红其拉甫这个特殊口岸的政治意义、历史沿革、史学蕴藏、文化审美以及边关人文精神。
北京文学界和评论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集报告、哲思和文学于一体的充满诗性的报告文学,写得大气磅礴、鲜活生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专门对这本书作了书评。国内最具权威的主流文学刊物《中国作家》今年第7期选登了书稿部分章节内容刊登,同时配发一组照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在新书发布会上指出,红其拉甫海关干部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但是海关系统的精神财富,也值得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提倡。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让社会各界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海关,更好地弘扬和传播红其拉甫海关精神。牟新生说,“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海关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时代课题,海关工作面临着各种考验和挑战。要实现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海关的神圣使命,需要影响深远的精神动力。海关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鼓舞海关人不断前进的精神源泉。
海关总署政治部主任鲁培军主持了发布会并表示,《圣土不老-走读红其拉甫》是海关借用文学形式讴歌边关人文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大力推动海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全新尝试。
据了解,“提炼海关精神,铸造海关关魂”是今年海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长篇报告文学《圣土不老-走读红其拉甫》,正是海关借用文学艺术手法对红其拉甫海关精神的深度报道,引发对新时期海关文化和海关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的思索,同时探讨新时期海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学创作的新思路。
出席新书发布会的有梁晓声、何西来、何镇邦、雷达等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宣部文艺局、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公安部宣传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等媒体的记者朋友也应邀到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海关总署机关各部门、各在京直属海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乌鲁木齐海关及其红其拉甫海关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