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增强辐射服务功能、发挥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迫切需要,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落实中央对天津城市定位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做大做强做优服务业,使天津成为商品、物资的集散地,信息、资金的密集地,人流的汇集地。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就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作了部署。天津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兴国主持会议。天津市领导同志王小京、肖怀远、臧献甫、杨栋梁、散襄军、史莲喜、陈超英、苟利军、段春华、王德惠、崔津渡、陈质枫、张俊芳、王文华、卢金发、叶厚荣和何荣林出席。
会上,天津市发展海河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严定中、天津港务集团公司总裁于汝民、和平区委书记李润兰先后发言。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单位向市政府递交责任书。
张高丽在讲话中说,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历届市领导班子对发展服务业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央作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为天津的发展、也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天津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服务业国际转移加速。这些都为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天津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张高丽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服务业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是要突出重点,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领域。要加快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中介和会展等商务服务业、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培育更多的服务业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二是要扩大开放,大力引进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端服务业项目和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三是要搭建平台,积极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积极争取和举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商贸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高端会议,提升现有重大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创办一些具有天津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重大活动,不断扩大天津影响。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四是要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增加服务业重点建设的投入,打造一批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五是要聚集人才,努力构筑强大的智力优势。要加快人才的培养,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人才,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熟悉国际规则、掌握现代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与天津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张高丽强调,发展服务业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于攻坚,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实现。要把发展服务业纳入各区县、各部门的目标管理之中,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抓出实绩,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服务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紧密结合实际,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搞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空间布局,突出地域特色,健全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衔接。各级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抓重点、难点、关键点,切实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领导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创造优质高效、诚信法制的商务环境。
戴相龙在部署工作时要求,全市上下要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提高发展水平。要集中精力,抓好海河开发商贸区、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国际会展中心、天津开发区服务外包示范区、天津科技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区、空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东疆保税港区一期、金融城、和平路——滨江道商贸区、新南马路五金城、响螺湾商务集聚区、南京路商业商务经济带、天津科贸街、中山路特色文化商业街、小白楼中心商务中心区、北辰钢铁物流区、京津新城商贸物流区、滨海旅游度假区、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津滨大道物流商贸区等二十项服务业重大项目,努力形成重点带动、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戴相龙指出,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20项重大项目已经确定,关键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服务业体制创新,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快各种人才培养,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把天津市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天津市各部委办局、各区县、有关人民团体、市管企事业单位和中央驻津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记者 王立文 武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