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科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党组书记陈平平、副院长罗志强等陪同下,视察了武汉分院所属各单位。
路甬祥首先来到武汉植物园,参观了植物园创新专项建设项目,其中包括沉水植物展示区、水生植物资源圃、三峡植物群落景观区、野生果树园、猕猴桃园、药用资源圃、大型景观温室、花径广场和科普楼等,并沿途听取了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就植物园创新专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汇报。路甬祥对武汉植物园创新专项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他表示,武汉植物园比起两年前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植物园能结合实际,在科技定位、创新建设目标、创新队伍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调整内部结构、更新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已经初步建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植物园。
随后,路甬祥一行来到水生生物研究所,听取了所长桂建芳的汇报并视察了鱼类基因工程学科组、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科组、藻种资源与藻类毒理学学科组、净化与恢复生态学学科组和水生生物博物馆。路甬祥对水生生物所近几年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并指出,水生生物所应当在宏观的层面,从整个长江流域的角度,对水生生态、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开展研究;要针对如何提升淡水水体系统生产效率做出认真思考;还应该考虑利用水生生物作为载体来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路甬祥希望水生所出更多的成果和人才,在知识创新工程中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路甬祥一行来到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听取了所长詹明生的汇报,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并与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路甬祥指出,物数所整体进步非常明显,不仅明确了学科方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学科发展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在克服种种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在逆境中自力更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做出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路甬祥一行在武汉分院与分院及各研究所领导进行了座谈。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首先汇报了分院近年来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院地合作、科学知识普及和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测地所所长孙和平、武汉病毒所所长胡志红、武汉岩土力学所所长朱耀仲以及武汉植物园副所长许天全和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馆长钟永恒等,分别向路甬祥汇报了研究所近几年的工作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武汉分院
在听取汇报后,路甬祥对分院及各单位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4年来,分院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科学院的相关精神,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努力帮助研究所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及园区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而言,武汉地区各单位的发展非常均衡,改变了以往体量不足、竞争力单薄的现象,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队伍组织方面,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学科结构上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能够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科技骨干队伍,并顺利完成科技骨干队伍向中青年转移的历史性任务。路甬祥欣喜地谈到,武汉分院各单位在科技目标的凝练上,不仅更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世界科学前沿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更加贴近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更进一步形成了武汉地区科学院研究体系的重点和特色。武汉分院将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中部地区的重要代表力量,下一步的发展中会迈上更高的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非常有特色同时又有重大意义的贡献。
路甬祥说:十七大召开后,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强。今后的5至10年、20年是一个难得的非常好的发展时期,每个研究所面临着一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把握住,而且要把握准,要继续保持和发展我们已经形成的优势。
在谈到中科院的“1+10”基地建设时,路甬祥指出,目前,重大科学问题,仅靠一个研究所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跨学科、跨研究所,才能组织起有生力量。我也希望武汉地区的研究所能积极参加到各个基地的建设中来,为国家做更大更好的贡献。
路甬祥在汉期间,还参加了9月8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并作了专题报告。10日上午,路甬祥一行在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湖北省人大副主任王守海等陪同下,考察了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汽车公司,还重点视察了武汉城市水环境工程治理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