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组织的风云三号(FY—3)有效载荷校飞试验动员会在甘肃兰州中川机场召开。
承担校飞试验任务的一架“运八”飞机已经改造完毕。在今后60多天里,只要天气适合校飞试验要求,这架“运八”飞机将搭载FY—3的3个有效载荷,在青海湖、敦煌和思茅三个区域开展校飞试验。
青海湖和敦煌分别有我国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校正场,云南思茅正在建设微波辐射校正场。“运八”飞临这三个区域上空时,科技人员在地面上也将同步进行观测。卫星气象科技人员希望此次校飞试验能获取3种数据:飞机对地观测数据、探空数据和卫星地面同步观测数据。
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射的FY—3,被外界称为“奥运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它通过全球、全天候、三维、多光谱和定量遥感等探测手段,获取温度、湿度、气压、云层和辐射等遥感数据,可以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提供有效的服务。
由于受校飞平台的限制,此次校飞试验只选择了FY—3最关键的3个有效载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湿度计和微波温度计。这3个有效载荷都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据FY—3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师杨忠东介绍,此次校飞试验除了检验和验证FY—3有效载荷的性能外,还希望通过校飞,把从典型目标获取的数据,用作FY—3地面应用系统的模拟数据,为地面应用系统建设服务。 (中国气象报 冉瑞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