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四川-上海产业合作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4日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上海产业合作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13日上午在上海举行。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率四川省经济合作代表团出席会议时表示,四川将秉承“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理念,奉守诚义,重信践诺,为来川投资的企业提供更优的服务,为合作项目的实施营造更好的环境,共同努力,谱写川沪两省市经济合作新篇章。

    百余家上海企业应邀参加座谈会和签约仪式。巴斯夫化学建材公司、NB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南亚集团、亚洲木业集团等企业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言,充分肯定四川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表示将继续关注四川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的合作,投资四川。

    杜青林说,上海是迅速崛起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是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流域地区发展的火车头。上海工业基础好、实力强、门类齐全,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和家电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突出。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部分产业必然向西部转移。这为我们加强合作、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杜青林说,四川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中,优势和潜力也日益显现。四川有丰富的资源条件、较强的科教实力、充裕的人才储备、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有种类齐备、成本低廉的要素保障,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良好条件。

    结合两地特点,杜青林提出,川沪间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四川科技实力比较雄厚。成都是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软件业等已形成明显的产业聚集。绵阳科技城已形成完整的数字视听产业链,一批电子元器件、家电制造企业迅速成长。电子信息是上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一定会是强强联合的双赢之举。

    二是加强装备制造业合作。德阳是全国最大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集聚各类机械企业上千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90多家。成都、绵阳、资阳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初成规模,川南地区的机械制造业也有较好基础。加强川沪装备制造业的协作配套,既有现实条件,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是加强资源性产业合作。四川钒钛、稀土等矿产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希望上海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来川拓展,创建共赢开发、共建开发、共享开发、共生开发等资源开发新模式,实现联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上海现代服务业发达。四川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上升期,成都、川南、川东北三大物流区已具一定规模,功能配套、覆盖城乡的全方位物流网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川沪两地企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强合作,必定投资商机多,效益回报好。

    广元市代表项目承接地发言,表示将当好投资企业的第一服务员,促进项目如期建成,尽快见效。

    座谈会后举行了签约仪式,投资四川的企业与四川省14个市州签署37个重大经济合作项目,涉及高新技术、服务贸易、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等产业。

    四川省领导李春城、钟勉、黄小祥出席座谈会和签字仪式。(记者 方晓哺) 

 
 
 相关链接
· 四川与深交所签订合作协议 杜青林出席签字仪式
· 四川成都将推出600套“租赁型经济适用房”
· 杜青林率代表团抵达广州看望慰问四川籍务工人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