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就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向媒体进行了通报。
据介绍,经过专家反复论证,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由辽宁省委、省政府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大连市共同研究制定的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航运中心规划。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众多的港口,集疏运体系较为发达,沿海城市功能较为完善,具有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良好基础条件。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对内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的重要决定。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开发水平、有利于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有利于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局,意义重大。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以大连城市为载体,以沿海港口为基础,以东北腹地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港口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备、比较优势突出、牵动作用较强的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性枢纽港和物流中心,成为引领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引擎。
目前,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顺利,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航运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显著提高,大连港核心港区新增泊位56个,累计完成港口建设投资240亿元。先后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100万台汽车物流码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等世界一流码头,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由15万吨提高到了30万吨,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1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34万标准箱,基本形成了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港口体系。这相当于自2004年到2006年3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大连港。目前“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已有泊位14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深水泊位72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56亿吨。今年以来,大窑湾集装箱二、三期4个泊位和长兴岛公共港区3个通用泊位等项目加快建设。大窑湾北岸开发、新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大连的空港建设也在快速推进,3年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机场二期扩建、老候机楼改造、停机坪扩建等工程顺利竣工,机场三期扩建规划也制定完成。(记者李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