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为了加快重庆市病险水库的整治步伐,在3年内给全市所有病险水库戴上 “安全帽”,从今年起,各地的病险水库整治完成情况,将作为各地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进行定期督查。
据了解,重庆市现有已成水库2796座,历经去年百年不遇干旱和今年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洪灾后,全市的病险水库达2103座,占全市水库总量的75%。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重庆市已经给548座病险水库戴上了“安全帽”,但是全市仍然还有1555座病险水库。这些病险水库,不仅制约了水库效益的发挥,更是悬在城镇上游的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型病险水库的排险工作。”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每座补助10万元,对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给予适当补助,全力保证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工作的开展。同时,全市40个区县将划分为3个片区,市水利局将指派市内3家具有水利行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分别对口指导相关区县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此次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工作,将全部采取‘责任人制’。”该负责人称,各区县(自治县)不仅要与市政府签订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书,凡是参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安全鉴定、复核的单位,以及勘察设计单位,都将分别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相关工作,并对上报文件或成果资料负责。(记者 李薇帆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