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部救捞系统共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5名,其中,中国籍船员48人,外国籍船员27人。
据交通部救捞局值班处处长朱宝柱介绍,根据交通部10月8日的最新统计,10月1日至10月7日,救捞系统共执行救助任务18起,出动专业救助力量24次。其中,出动救助船舶16艘次、救助飞机7架次、应急救助队1队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5名,其中,中国籍船员48人,外国籍船员27人;援助遇险人员38名,救助遇险船舶3艘,其中,中国籍货船1艘,外籍货船2艘;援助船舶4艘,其中,货船1艘,渔船3艘。
节日期间,交通部救捞系统共部署56艘专业救助船舶、9架救助飞机、18支应急反应救助分队和3000余名救捞船员、飞行人员坚守在一线值班待命,为海上航行安全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
朱宝柱总结认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海上救助有以下特点:一是海上天气恶劣,节日期间先后有两次台风袭击我国沿海海域,北方冷空气南侵,海上险情、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二是海空立体协作,救助成功率大幅提高,在人命救助中充分发挥了救助直升机快速、有效的特点;三是按照动态待命原则,防抗台风成效显著,各救助局安排大马力救助船尽可能地靠近台风中心,抢占先机,为成功救助赢得宝贵时间;四是救助船舶大型化,外籍遇险船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