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召开 徐绍史作重要批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0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日前,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前,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就本次会议的召开作出重要批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绍史在批示中指出,加强深部找矿,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确实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开展深部找矿具备有利的地质条件、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徐绍史希望研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实现深部找矿新突破总体战略和工作部署、关键理论和技术方法,扶持政策和运行机制,以及制约深部找矿的突出问题深入研讨,提出对策建议。

    受部党组和徐绍史部长委托,汪民向地质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致以问候和敬意,他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深部找矿的重大意义。一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矿产资源,迫切需要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二是当前正处于实现重大找矿新突破的有利时期。三是深部找矿工作对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是加强矿产勘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重大找矿新突破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推动找矿理论和科技创新、提高矿业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推进深部找矿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深部找矿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在成矿理论、找矿模式、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一是理论方法要突破。推进深部找矿工作,面临的都是埋藏深、不易发现的隐伏矿体,找矿难度大。深部找矿突破,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是关键。首先是深部矿床理论与成矿模式的突破。关键是加强理论思维,善于运用地质理论,总结经验,丰富认识,科学地开展找矿工作。其次是找矿技术方法的进步。还有,要高度重视地质研究。

    二是技术路线要完善。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的找矿工作遵循的是区域调查、化探扫面和浅部验证的技术路线。寻找隐伏矿、埋藏较深的矿,要在继续遵循以往技术路线基础上,加强物探工作,下决心把钻探搞上去。

    三是工作机制要创新。深部找矿风险大,花费多,需要很好地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必须明确,公益性地质工作要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地质工作,通过国家投入有效拉动社会资金。在管理内部运作机制上,部、地调局、厅、地调院要协调联动,构筑地质调查行政保障、业务推进和经济技术管理三大工作体系。部机关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着力做好勘查规划、矿业权出让和勘查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重点勘查顺利进行。各省也要结合实际,从规划入手,整装勘查,重点突破,力争“十一五”拿下几个重点攻关项目,为“十二五”大发展打下基础。在资金投入上,要完善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运行机制,统筹规划,相互衔接,突出重点,防止重复。

    第三,加快实现找矿向深部拓展的战略转移。深部找矿潜力与风险并存,必须坚定信心,不畏艰难,锲而不舍。一要明确战略目标。二要搞好区域战略布局。三要实施深部找矿示范工程。四要营造有利于深部找矿的环境。

    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说,深部找矿的研讨,也是对深部找矿的动员,必将给中国矿产勘查带来新的发展春天。深部找矿的成果,将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研讨会包括学术研讨、工作研讨两部分。陈毓川、常印佛、叶天竺等院士专家作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就深部找矿理论、方法、技术,政策支持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31个省(区、市)地质勘查主管厅局长、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勘单位、矿山企业、教学科研院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向深部进军

    矿产资源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找到了矿,就是找到了发展的依托,就是找到了生产力。我国现有矿产大部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现的,限于当时的经济需求和勘查技术水平的限制,找矿深度普遍较浅。随着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我国东部浅部找矿已无太大的发展空间。向深部进军,是现阶段我国缓解矿产资源约束、切实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途径。

    加强深部找矿是当前地质找矿重要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已知矿山要“大力推进深部找矿”和“探边摸底”等任务。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设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在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开展接替资源勘查。

    深部找矿有潜力吗?有!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国900多座重要矿产大中型矿山调查显示,32%的矿山深部或外围具备不同程度的资源潜力。在我国东部地区,开采深度多在500米以浅,与发达国家普遍具有开发800米~1000米、最深达4000米的能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地下存在着巨大的第二找矿空间。

    近年来我国深部找矿工作在一些地区取得了重要进展。深部找矿在辽东、冀东、长江中下游、南岭、胶东等重要成矿区(带)和成煤盆地,都取得重大突破,证明深部找矿大有潜力和希望。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深部找矿是有难度的。深部找矿对我国传统的成矿理论、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找矿的组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精心谋划,采取切实的措施。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深部找矿工作的推进,必将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 国土资源部解读保证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政策
· 国土资源部:我国最大的黄金探采战略联盟诞生
· 国土资源部通报各地查处的16起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 国土资源部明电要求做好自查清理总结和数据填报
· 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成立并揭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