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山东省济南市第一次举办农产品出口企业商标及地理标志国际注册培训班之后,国庆节前,由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下简称WIPO)、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共同举办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商标及地理标志国际注册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分别于9月27日、9月2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来自吉林、黑龙江、辽宁、安徽、山西、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的近5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有关行业组织、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商标代理行业的代表6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据介绍,举办农产品出口企业商标及地理标志国际注册培训班,旨在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商标,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人申请国际注册,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优势企业”的工作部署。培训将帮助中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了解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和保护的有关情况,引导中国农业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近千名代表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海外商标注册知识的了解;今年年内,农产品出口企业商标及地理标志国际注册培训班还将举办一次。培训将帮助中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了解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和保护的有关知识。期间,WIPO代表介绍了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及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代表介绍了如何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保护企业商标权益和如何利用商标进入国际市场。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安青虎在培训班上指出,培训班定在东北举办是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基地,也是我国21世纪粮食增产和粮食供给潜力最大的地区。东北农业在全国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东北地区还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1月~7月份,东北地区农产品出口金额达到26.46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08%。吉林是个农业大省,全省农产品龙头企业有200多家,吉林省各级工商局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重视利用农产品商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注册涉农商标37万件,约占注册商标总量的13%,注册地理标志219件,涉及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40个县;在国家已公布的800多件驰名商标中,有涉农产品商标近100件和地理标志4件。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涉农企业商标注册、保护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表明,涉农企业在商标注册,尤其是国际商标的注册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吉林省工商局局长王宪林告诉记者:“此次培训班在吉林省举办,对吉林省企业和商标监管部门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班,着眼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背景,研讨我国商标的国际注册与保护,审视我们的商标培育发展工作,对企业在更高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更大发展,以及对相关部门在更高的起点上做好商标的培育、引导和扶持工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在合肥举办的这次培训班也受到了安徽省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安徽华泰集团董事长陈先保结合该企业的“洽洽”驰名商标2006年在德国遭遇商标抢注事件,生动地介绍了自己对商标国际注册重要性的认识。他说:“作为企业,我们有义务去推动自主品牌迈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有关商标国际注册的知识,掌握如何组合运用马德里国际注册和单一国家注册方式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学会以最快的时间和最省的费用去完成商标国际注册。”安徽省工商局局长金启建也表示,将充分利用这次培训的成果,全面加大安徽省农产品商标战略的推进力度,让安徽的农产品早日在国内、国际市场亮出自己的金字招牌。专程从山西赶到合肥参会学习的代表谢鹏英则高兴地说:“这次培训办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班举,为我们地方农业企业送来了最为需要的、与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知识,办得及时、办得好!” (中国工商报)